程紅芬
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體驗活動;強調老師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探索;課堂效率比較低下,學生接受的教育也比較片面。因此,為了獲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成果,必須研究高效的課堂模式。高效課堂是為了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的解放,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而服務的課堂,以“人人學會”為目標。在這個教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展開研究,以期獲得優質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
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發展層次,是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課堂。高效課堂以學生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主要教學目標,能夠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高效課堂不僅是保障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還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課堂;不僅能夠幫助老師高效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具有“低耗高能”的特點。在高效課堂中,老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老師在課堂上要重點講授“易混點”“易錯點”“易漏點”,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做、敢問。本文從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實施小組合作、分層布置課后作業三個方面,討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施策略。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工作包括老師要認真研讀語文教材,認真備課,并且能夠預設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保證整節課的有序進行,以免浪費教學時間。現在很多老師過于依賴一些優秀教師或者是以往的教學經驗,忽視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這就使得學生無法接受符合實際情況的語文教學。因此,老師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消除可能阻礙教學活動中的因素,保證語文教學的高效進行。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通過研讀教材,我將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體會到中國之山清水秀,體會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教學難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學會寫景作文的表達方法,寄情于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讀課文,畫出字詞語,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表達文章大意。在這個準備工作中,我堅持了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并在整個課堂中為學生提供適時的指導。
二、實施小組合作教學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已經成了教學活動的主要開展模式。在這種課堂下,學生需要不停地將老師的講解記錄下來,幾乎很少開展自主探究活動。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高效課堂的最主要評價方式就是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因此,開展高效語文課堂的當務之急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施小組合作,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老子曾說:“與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老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摒棄死記硬背,充分發揮思維的作用,使其受益一生。在開展“桂林山水”的教學活動時,我讓學生通讀全文,先了解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接下來,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預習,讓他們找到文章中具體描寫桂林的山與水的段落,并歸納總結其特點。很多學生習慣依賴老師的講解,也習慣接受老師的結論。在我剛剛布置這個學習任務的時候,他們都感到十分茫然。于是,我以漓江的水所具有的“靜、清、綠”為例,為大家做了示范,一組回答,別組補充,老師適時點撥,真正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分層布置課后作業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老師開展的教學活動沒有考慮學生的差異,采用統一方法與標準來要求學生,學生需要完成同樣的作業。如果老師布置難度過低的課后作業,就無法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獲得進步;如果作業難度過高,就會打消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只能使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獲得發展。因此,老師要分層布置課后作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跳一跳,夠得著”,提高語文成績。在布置“桂林山水”的課后作業時,學困生就是找到文章中的排比句,將其匯總再遞交上來;中等生是模仿文章中的排比句,進行創作;尖子生是模仿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一個描寫景物的小作文。這能夠實現“強不下滑,弱往上趕,共同進步,縮小差距”,讓學生分層達到共同的教育目標,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總之,語文是我國小學生學習本民族文化與培養他們愛國情操的重要課程,因此,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老師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保證語文課堂環環緊扣,有序進行;老師要指導小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活動,使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分層布置教學任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通過努力完成不同的作業,獲得成功的感受,保證整個教學過程都是高效的。
參考文獻:
[1]呂春秀.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實施[J].讀書文摘,2015(16).
[2]吳鳳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4(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