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春艷
摘 要:小學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通過探討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希望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現狀;學習習慣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身堅持。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關系著學生的學習基礎。所以說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一、關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現狀的研究
1.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
通過相關調查發現,很多小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數學來說,更是如此。數學本身就是一個邏輯性思維極強的學科,相對其他課程來說更復雜。很多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一味依賴課堂教學,依賴教師。學生課前不預習,容易在課堂教學中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學生下課之后不進行復習,沒有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這樣一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容易積累越來越多不懂的知識。
2.學生常犯數學規范性錯誤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還存在其他問題。數學是有一門有特殊符號、規范步驟的學科。很多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不扎實,沒有很好地理解數學符號、數學公式等。這樣的學生很容易用錯數學符號、亂套數學公式。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粗心大意,出現計算錯誤。比如,很多小學生加減乘除混用、小數點混用、看錯題目等。有的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生習慣,不喜歡進行檢查,沒有進行驗算;有的學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喜歡摘抄其他同學的作業;有的學生不知道自己錯誤的原因,也沒有進行及時的解決。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研究
1.引導學生重視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數學知識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但是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前預習,并把這個作為一個課上非常重要的考查過程。課前預習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努力思考,了解老師即將所要講授的數學知識,并在預習過程中可以標出自己認為的重難點,或者學生自身不理解的復雜數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對教師所講的數學知識已有所了解,可以選擇性聽講,并且可以在課堂中提出自己的數學疑惑,增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2.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提升學生課中認真聽課程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學會提高課堂效率,減輕課后學習的任務量。另一方面,教師要想辦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多聯系生活實際,把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現場模擬生活環境,提前準備好道具,讓學生參與其中,扮演角色。這樣生動形象的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鍛煉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與生活。
3.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并使用數學術語
在小學階段,引導學生培養使用專業數學術語的良好習慣對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小學生有很大的模仿能力,教師的某些行為會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與教師的行為習慣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給小學生做一個好的榜樣,以此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規范自身用語,用正確、規范的專業數學術語來教授學生,使學生形成嚴格規范使用數學用語的良好學習習慣。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朝夕就能形成的,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持之以恒地用正確方法來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本文主要探討了數學教學中小學生的學習現狀,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教學意見及方法。在素質教育下,我們的教學目標要及時完善。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習的學習習慣,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在實踐生活中去體驗數學的魅力。這樣的數學教學,培養出的學生才是真正的數學精英。筆者也希望其他教育工作者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研究中來,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完善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沃建忠.小學數學教學心理學[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黃全愈.素質教育在美國[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