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紅陽
摘要:小學三年級是小學的關鍵時期,三年級小學生不再是一個懵懂的幼兒,其心理和智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因此,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側重點已經從單一的識數、運算、練習轉變為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獨特的數學思維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對發展三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起著關鍵作用。本文將從以下四方面對如何開展三年級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進行論述。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習興趣;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07-02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育中,教師應從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上入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真正把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落到實處,激發學生潛能。
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將是21世紀最具競爭力,最受歡迎的人才。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數學教育中,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對某些定理、公式、例題的結論或其本身進行深人、延伸或推廣。創新意識具有求異性、探索性、開創性。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教學要創新,教學思維要創新,教師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師基本功扎實,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具有駕御全局,隨機應變的能力;具有開展數學活動的能力,創設"問題情境"的能力。創新意識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具有發現新規律、新事物、新理論、新學說、新概念、新設計、新方法的強烈愿望和主動探索精神,是一切發明和創造的源泉。
通過數學課程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注重例題的選擇及變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設民主氛圍,激發主體意識是關鍵;允許"插嘴",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空間,動手和動腦相結合,釋放學生時間,拓延學習空間等。
2.克服學生的不穩定情緒,培養、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三年級學生的年齡階段一般是九周歲,這時學生的個性開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潑好動、易受影響,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它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培養少年兒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質。良好的注意力素質有助于數學的學習;反過來,數學的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是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這一基本能力。
3.1 自然引出,水到渠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其無意注意是培養學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凡是學生完全不熟悉的東西,或完全熟悉的東西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結合學生熟悉的知識經驗引出他們不熟悉的知識,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時,借助于學生已掌握的乘法數是二位數的乘法知識,我引導并幫助學生逐步解決課本的準備題讓學生在無意中接受了新知識。在講解準備時,我有意讓學生初步認識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乘得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這是關鍵。學生的知識經驗一方面來自原有的知識,另一方面來自生活經驗。由于我堅持按照教材的實際,在教學中區別情況加以運用這些知識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得了新知識。
3.2 合理組織,張弛相間。由于兒童的注意力持續性還較差,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采用三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自然的引入已使學生興奮的情緒得以穩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礎上,講授新課成了中心環節,教師應抓緊時機在上半節課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內,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最后一個環節是鞏固階段,讓學生對新知有一個完整、準確的把握,師生可以在一種較為輕松的理解和運用。正是因為張弛并用,學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學習知識,充分地利用了課堂。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啟發學生思維創造
在我國新的教育理念大環境下,學校教育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怎樣去學習,如何獨立的去汲取新知識。教師講課是學生在學校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被動的接受知識,然后消化吸收后據為己用,但是,當學生脫離學校,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中時,面對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如何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進而不被社會淘汰成為當下我國教育面臨的一個新的考驗。因此,教給學生如何去自我學習成為重中之重,教是為了不教,不教就是不讓學生系統性的接受知識,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探索知識,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潛在能力,一旦具備這種能力,學生就可以獨立的在陌生的生活環境中學習知識技能。同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在學校課堂的學習效率,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更有效的掌握老師教授的內容,從而為自己所用。例如,著名數學家高斯,在小學學習數學時,老師讓計算1到100相加,高斯并沒有按照已有算法計算,而是利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快速簡單的得到了答案。因此,在三年級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應給與學生更大的空間,引導學生去學習,積極肯定學生提出的不同想法,并幫助他們去解決,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想,否定學生的觀念,這樣的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充分調度了學對學習數學的熱情。
4.結束語
三年級是連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這個過渡關鍵在于教師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學規律,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提高三年級教育教學質量不會再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