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芳
摘 要:有效教學是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頗為熱議的話題,也是眾多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教學形式與方法開展教學,使教學過程充滿趣味與生機,從而真正地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主要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談談在新課改背景下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主要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情況,采取恰當的手段進行教學。本文主要從創設情境、鼓勵參與、啟迪思維、有效評價這四個方面進行簡單的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望
求知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主體的發揮,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創設恰當的情境可以將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充分地調動起來,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出恰當的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高效教學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垂直與平行”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他們熟悉的事物,如,雙杠、斑馬線、梯子等,為學生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并讓學生思考這些事物有什么特點,從而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事物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學生充滿探究興趣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解決疑問,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鼓勵參與,實現互動教學
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不僅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根本,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之一,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思考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從而也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保證。
例如,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出示一些口算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作答,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于口算速度很快的學生,教師就可以提出表揚,并讓這名學生分享自己的技巧;在進行筆算教學時,教師也可以隨機地提問學生,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步驟與過程,這樣的提問與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會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主動性。
三、啟迪思維,培養創造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發散性,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充分地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其形成開放性的分析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與抽象性都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數學學科的這一特點進行啟發教學,讓學生在思考與探究中逐漸提升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從整數部分的教學開始,讓學生在鞏固的過程中溫故知新,逐漸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寫法與性質等,將整數中的擴大10倍、100倍等與小數中小數點的移動對應起來,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具有完整性、連貫性、遷移性,使其將所學的內容形成整體的框架。并且,為了充分地啟迪學生進行思考,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整數與小數相互變換的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逐漸地掌握小數的知識,也逐漸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有效評價,反思教學模式
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恰當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優勢與不足,從而使其為接下來的課程學習做好準備。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對學生的評價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新的教學計劃,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教師要遵循以鼓勵為主的原則,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肯定的評價,對于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肯定,遵循“依靠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避免消極因素的產生”這個教育原則,從而讓學生受到鼓勵與啟發,使其感受到教師的肯定與信任,促使學生產生樂學、好學的想法,進而為接下來的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另外,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并針對學生的不足進行補充完善,使接下來的教學計劃更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總之,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實現互動教學;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能力,并進行有效的學習評價,反思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下進行高效的學習,真正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實現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施明華.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構建情境實現優質教學[J]. 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7).
[2]張薇薇.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J]. 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