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剛
摘要:于初中生而言,地圖讀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地理學習成績的好壞。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地理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讀圖能力培養策略。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背景下,如何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地圖讀圖能力成為初中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的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要求地理教師必須注重教學方法的革新,以滿足現代教育教學的要求[1]。在多年的地理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出了幾點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方法,現介紹如下:
一、發揮地圖輔助教學作用,培養學生讀圖興趣
學生地圖讀圖能力的提高,對于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成績意義重大。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授課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讀圖方法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快的提高讀圖能力和效率。在具體教學中,授課教師除運用直觀教學法加深學生印象外,還應幫助學生構建起眾多地理知識的相互聯系,強化學生對地理符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學習“中國的疆域”章節中,地理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自主讀圖的過程中準確牢記鄰國和瀕海名稱,了解我國疆域范圍。同時,可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內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讀圖感想,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報紙、書籍、雜志等途徑,搜集和中國疆域相關的圖片與知識點,并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和闡述自己的成果[2]。此外,地理教師還應當重點關注學生在讀圖學習上的參與積極性,采用游戲教學法、設疑激趣法等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此學生才會高度參與讀圖學習活動,從而對讀圖產生濃厚興趣。
二、注重地圖基本知識講解,強化學生對圖例記憶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地理語言的圖示表達,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當重視對學生讀圖能力與讀圖技巧的培養,注重對地理圖基本知識的講解,如山川河流分布、比例尺大小查看方法、省市礦產分布等等。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以編口訣的方式進行教學,以增強地理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云貴福吉安,四西二寧青甘陜,還有內臺北上天”、“冀州位河北,蜀郡在四川。湖南有湘水,甘肅有隴山。”等,以順口溜的形式強化學生印象,當學生在今后遇到相關知識點時,能夠迅速反應作答。此外,初中地理教材中含有大量圖例,而這些圖例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極具代表性的、基礎性的地圖,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必須重視圖教學,通過對圖例重難點知識的解讀,強化學生記憶力,借助現代化教學設施向學生展示圖例關鍵部分,增加地圖靈動性,調動學生讀圖興趣。
三、強化讀圖能力訓練,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常言道熟能生巧,這句話用在地理讀圖學習中同樣適用。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解讀地圖是相當困難與復雜的事情,山川河流、行政區劃、地理概況、領土范圍等眾多圖例和圖示讓學生充滿困惑。基于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強化讀圖能力的訓練尤為重要。在地理教學中,訓練學生讀圖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種,筆者主要通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方式。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在解讀地圖重點和關鍵點以后,引導學生進行強化記憶,而這些知識往往是讀圖的基本切入點。同時,我還會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發現地圖地形特點,如黑龍江輪廓像天鵝、中國輪廓像雄雞、意大利輪廓像馬靴等[3]。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因此地理教師必須高效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讀圖能力的培養,將讀圖和地理學習緊密結合,提高地圖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頻率。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只有當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后才會熱愛地理讀圖。對于剛接觸地理知識的初一學生而言,在讀圖教學中應選擇相對簡單的地形圖,否則會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影響學生觀察能力。讀圖教學應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漸掌握讀圖規律,進而提高地理學習效率[4]。
結語:綜上所述,初中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不僅是地理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更是地理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利用地圖分析地理事物的習慣與能力。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充分接觸地圖探尋地理現象及其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只要不斷堅持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金利.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地理讀圖能力[J].學周刊,2014,(05):154.
[2]劉平華.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與技巧[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79.
[3]王爽.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困生的讀圖能力[J].學周刊,2014,(07):142.
[4]李樹清.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