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瑋瑋
摘 要 近些年來,中小企業在全球各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經濟發展領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融資困難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本文對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進行探究,并對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融資模式 比較
中小企業的發展是各國的企業科技創新、吸引人口就業、增加國內生產總值、促進市場競爭等社會經濟領域發展的中堅力量,而融資問題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企業選擇的融資方式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一、中國的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近幾年,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一直受到理論界、企業界和政府部門的關注。自1997年以來,政府就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雖然政府作出了努力,但是從實際來看,融資難依舊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比較單一,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通常采用的融資方式為銀行貸款,占85%以上。
另外,對于新興的融資方式來說,中小企業最感興趣的是企業聯合體融資、融資租賃方式,其他還包括應收賬融資和IPO等,但是新興融資方式對中小企業來說存在流程復雜、管理未完善、內容不明等問題,風險較大。因此,中小企業融資仍處在困境。
二、中小企業融資模式選擇的國際比較
(一)外國中小企業融資狀況及分析
1.美國中小企業現狀及融資狀況分析。中小企業是美國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活力和創新的一部分,在美國這個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公用事業中中小企業所占比例為96.98%,而在采礦業、制造業、信息業、教育業、運輸倉儲業等中小企業占比達98%以上。美國的中小企業之所以能蓬勃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國完善、高效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銀行等傳統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和財務公司。根據SBA的數據,自2010年起,中小企業在銀行獲得的融資額在逐年下降。第二,互聯網金融。美國存在各式各樣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除向特定市場貸款的,還有一些僅將資金投放在某一細分市場和某種特定客戶群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例如,Paypal向Paypal平臺的商戶提供營運資金貸款,Kabbage向國內外客戶提供營收賬款融資,這些新型貸款模式補充了傳統銀行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機會。第三,眾籌融資。目前,美國是眾籌融資發展最快且規模最大的國家。眾籌形式不斷變化,由原來以捐獻為基礎的集資逐漸向以借貸和股權投資為基礎的集資形式過渡。與前者相比,更追求經濟效益和更能優化組織結構。據有關部門統計,美國眾籌企業投資對象相對集中在10萬美金以上。第四,第三方擔保,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BA)的主要任務就是以擔保形式吸引銀行向小企業貸款,一般規模較小,但是具有針對性。
2.新加坡中小企業現狀及融資狀況分析。新加坡曾被印度尼西亞前總統哈比比形容為地球上的一個“小紅點”,在經濟上創造了諸多奇跡,而中小企業在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目前,新加坡中小企業數量達到15萬家,提供了70%以上的就業崗位,對GDP的貢獻率超過了50%。中小企業在新加坡整體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新加坡中小企業的迅速發展得益于政府積極開發為中小企業多樣化融資工具的策略,新加坡政府與企業、銀行進行了密切合作,如政府與商業機構合作建立企業發展中心;成立中小企業資信局,以便增強企業透明度。在政策的支持與指導下,當前中小企業的融資選擇范圍更廣,借貸標準更加靈活,使得中小企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內可以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并且針對不同類別的中小企業提供差別化的融資工具和服務,給中小企業創建了一個良好發展的氛圍。
3.日本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分析。第一,政府政策性金融支持。針對中小企業難以獲得長期貸款的情況,日本形成了以政府建立的專門的金融機構給中小企業發放低息貸款為主,民間金融機構為輔的貸款體系,它們向中小企業提供低于市場2~3個百分點的較長期的優惠貸款。此外,日本政府還設立“信用保證協會”和“中小企業信用公庫”,以向中小企業從民間銀行所借信貸提供擔保,并且信用保證協會提供非營利性服務。第二,開拓直接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在日本的柜臺交易市場上市條件十分寬松,虧損但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也可以上市。比如日本建立的“特別規則的OTC證券”制度,就是為有潛力的企業融資提供方便。
(二)立足于國內中小企業,學習國外先進的融資模式
1.建立面向中小企業的政策性機構。日本和新加坡都有政府和金融機構合作,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建立了政策性金融機構,有政府的支持,可以放寬對中小企業融資的融資額度或降低利息,對有潛力但資金缺乏的企業可以實行特定的優惠政策,使借貸標準更加靈活。
2.發展和完善多樣化的融資工具。就美國經驗來看,不僅需要研發融資工具,更需要政府對其進行完善。我國的新興融資工具還處于初期階段,技術還未成熟,管理還未完善,對于我國的中小企業而言,雖然融資工具具有多樣性,但實用性較低,潛在風險很大。對此,就需要政府的引導和管理,在新的金融工具產生的基礎上優化結構,簡化融資步驟,增強適用性。
3.完善我國企業和個人的征信體系。信用缺失是我國金融體系最主要的缺陷之一,不但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更引發了許多不良貸款。只有解決了信用評價問題,才可使得貸款發放有據可依。一是地方政府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二是嚴格有限公司的等級制度;三是政府應把企業提交給稅務、銀行、工商以及主管部門的有關報表進行統一對比檢查,防止有關機構與企業勾結。
三、結語
中國的金融環境對中小企業來說還是存在較高的融資壁壘,所以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與管理;而對于金融機構和大企業而言,也應該承擔起創建良好金融環境的責任,激勵具備潛力的中小企業的發展。由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密切聯系,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完善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作者單位為重慶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 林志偉.對中小企業融資扶持的國際比較與啟示[J].福建金融,2013(3).
[2] 趙娟.中小企業融資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證券期貨,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