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琴
摘 要: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并加強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對知識的全面應用,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數學學科與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它來源于生活,又將回歸于生活。現實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并不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難度較大,因此優化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模式顯得更加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課堂優化
學習小學數學是鍛煉小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還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應用性非常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到的計算法則、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幫助很大,而且在學生平時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這種意義的背后就是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所在。另外,數學學科與文學學科相比,強調的是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方式的建立,解決數學問題,和情感無關,是一種純數字的發現問題、判斷和解決的過程。學習數學可以幫助小學生學會控制自己,冷靜地面對問題,仔細地挖掘數據,篩選數字信息,認真尋找問題的答案。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雖然簡單,可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卻不低,學好數學,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嚴謹認真,更加講究良好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會充分利用時間,提高效率。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階段的任務重大,只有堅持不斷地豐富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反思自己教學方式的利與弊,并及時改正和做出教學方法的改革,才能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從而使師生都能獲得長期而高效的發展和進步。
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并加強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對知識的全面應用,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數學學科與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它來源于生活,又將回歸于生活。現實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并不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難度較大,因此完善教學模式、改進教師教學方法則顯得更加重要。本文著重關注并提出了以下幾條小學數學教學的相關優化策略,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改進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優化教學情境,重視學習興趣開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為學生創設可探索的問題情境。小學生年齡尚小,活潑好動、思維敏捷,對萬事萬物有著無窮的好奇心。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融入圖畫、音樂、影像等立體展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使學習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和立體化,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點。例如,在教學小數點的運算時,教師可以模擬生活情境,讓學生去超市購買東西,散賣的瓜子5.5元一斤,買半斤需要多少錢。這樣的計算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可以使小學生在正式學習小數點運算之前,降低對這部分的心理難度。之后再輔以系統的學習和針對性的訓練,學習效果自然大大增加。
二、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尊重學生個性
小學生正處在心理和生理發展的初級階段,思維水平比較低,不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而且個體之間理解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有較大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促進其進行有效學習。例如,在教學與長方體表面積有關的知識時,學生通過對長方體的實物觀察,一般可以得到三種計算方法:一是長×寬+長×寬+長×高+長×高+寬×高+寬×高;二是長×寬×2+長×高×2+寬×高×2;三是(長×寬+長×高+寬×高)×2。這些方法說明學生認知水平有差別,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能力不盡相同。教師要先拿一個長方體的模型,帶領學生先分別把六個面的面積加在一起得到公式一,再引導學生發現其中重疊的部分得到公式二,最后從公式二的角度發現面積相加時重疊的次數都是2次得到公式三。這樣步步為營、層層遞進,可以使理解能力稍弱的學生清楚得到公式的緣由,也可以使理解能力好的學生加深理解,既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化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
三、加強課堂練習,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提取信息往往被看做是語文學習的能力與技巧,其實它在數學中同樣重要,它是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有機結合、統一協調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讀題分為粗讀、細讀和精讀等幾種形式,逐步誘導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性解決問題,啟發其創造性思維。粗讀,是指讓學生通讀教材內容,大致了解要學習的課堂內容,把重要的概念、公式、性質法則等標記出來。細讀,是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重、難點細致地去讀,要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手、眼、腦并用,之后再向學生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力求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精讀,是指在基本弄清各個問題的基礎上,對一些學生腦中固有的疑惑進行深入分析,進一步區分新舊知識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的整體性,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和思維能力。這樣層層遞進,為學生營造一個“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相互合作、不斷思考,最終形成學生自己對數學學習的見解。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是學生將來更高層次學習的基石,值得教育界的關注和重視。小學數學學習雖然阻礙較多,問題較復雜,但是只要發現了具體教學操作中的不足,及時優化教學策略,學生的學習就能更加有趣、積極和高效。
參考文獻:
[1]楊豫暉,宋乃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09(4).
[2]居士芳.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