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燕
摘 要:估算是一種計算策略,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數學技能,它能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體現學生的數學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估算因其實用性而被廣泛應用,因而估算教學也越來越被重視。通過分析小學估算教學的現狀,并提出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估算教學;教學策略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估算教學常常被教師們忽視,被誤認為是可有可無的教學內容。但是,隨著我國不斷深化的教育改革,估算逐漸受到重視,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習估算不僅具有實用性,還能發散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幫助。
一、小學1~3年級數學估算教學現狀
1.小學1~3年級數學估算教學存在問題
雖然估算教學在小學已經開展了十年以上,但是教學成果不容樂觀,仍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小學估算教學低效。首先是估算內容在教材中所占比重較少,教師在估算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誤區,對估算教學缺少足夠的重視,在估算教學時,往往一帶而過。其次,在估算教學中,學生不再占據主體地位,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思維被阻礙,缺乏主動思考的空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引導學生理解估算和精算之間的聯系,因此學生對于估算的概念認識模糊;教師在講解習題時過于看重問題的結果,思考過程被忽視,成績與能力被本末倒置,導致個別學生直接精算出問題的結果,完全忽略了估算的學習過程。久而久之,部分學生甚至遺忘了估算這項技能。長此以往,教師對于這種現象也見怪不怪,估算教學被擱置在一個可有可無的位置。
2.淺析小學1~3年級數學估算教學低效的原因
剛開始,估算一直作為選修內容出現在教材中,直到近幾年,才逐漸受到重視,被改為必修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估算的重視程度遠不及精算,甚至有時會一帶而過。長期的忽視使估算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教師對于估算的教學也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于以往的教學經驗,無論教學模式還是題型都缺乏創新,束縛于傳統的教學習慣。估算教學中,教師處于過分的主導地位,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講占據了太多的時間及空間,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不斷感受成功體驗,收獲自信,但是在估算教學中,過于機械化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嚴重缺乏自主意識,無法培養學生合格的估算能力。
二、小學1~3年級數學估算教學的有效策略
1.估算教學的實施策略
對于構建有效的小學估算教學策略,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協同合作能力,師生共同參與,更高效地提升估算教學成果。對于1~3年級的小學生,共有5種估算方法需要學習和掌握,但是由于估算在教材中所占比重較少,學生并沒有太充足的估算機會,再加之1~3年級的小學生年級還小,思維自覺性差,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充分引導學生思考、聯想、交流自己的想法,在鞏固算法的同時得到新的啟發。
估算的方法很多,而且每種算法的用處也不盡相同,同樣的知識教給不同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的感悟。通過讓全班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互相學習,對學生開拓思維能夠起到非常巨大的幫助,學生在鞏固估算方法的同時,還能不斷完善、補充、優化算法。教師要教導學生認清估算與精算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理解估算與精算兩種算法的優缺點,使學生在特定情況下能夠準確選擇更合理的算法。
2.估算教學策略成效分析
對于小學估算教學,教師在傳授給學生估算方法的同時,還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此外,還要采用更加新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估算的重要性以及不同估算方法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估算意識和習慣。這種策略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學生不再機械地追求問題的結果,而是會在做題之前先思考“這道題是否需要估算?”“需要采用哪種方法進行估算?”這無疑是小學生估算教學策略的成功表現,學生不僅掌握了實用的估算方法,而且形成了良好的估算意識。
由于教師對估算教學的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被傳統教學束縛、教學觀念缺乏協調等原因,小學1~3年級的估算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教師要對估算教學足夠重視、全面把握估算教學內容、熟悉估算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習慣,致力于提升小學估算教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杜榮興.對小學數學估算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學周刊,2013(13):110-111.
[2]劉英蘭.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問題和策略[J].學周刊,2016(25):35-36.
[3]蔣曉勇.談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改進策略[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