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永
摘 要:美術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發展學生想象力。此外,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自己愛好和興趣的重要階段,美術課可以使學生明白自己的興趣在哪里,在以后的道路上有更好的發展。新課改的推進對小學美術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傳統的教學已經滿足不了新課改下的教學目的,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有效性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一、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材單一
目前很多小學美術課都是以教材為主,雖然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由教育專家進行整理、編寫而成的,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能給教師講課提供方向和目標,但是,很多地區的小學美術都過于依賴于課本,教材上有什么就講什么,而不關注課外的實際。哲學家說過“事物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人文底蘊,每個時期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應該將教材和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做到因地制宜。
2.陳舊的觀念
在觀念的影響下,學校安排的美術課程較少,教師自身也不大重視課堂的教學內容,不認真備課,甚至有時候上課直接讓學生自習。此外,由于對分數的重視,家長也對美術不重視,有些家長看見孩子畫畫還會批評學生為什么不用這些時間去學習,這一點在小學高年級表現得尤為明顯。這些影響使學生自己對美術的興趣大大降低,導致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的低下。
二、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策略
1.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區的學校都配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設備。有些教師認為美術課主要是教師展示畫畫的方法給學生,而多媒體的運用則沒有什么特殊的效果,其實不然。例如,在《下雨啦》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下雨的動畫,讓學生觀察下雨的細節。美術是一個感受的過程,并不是能夠畫出一模一樣的就好了。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全面感受美術的魅力,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懂得賞識學生
小學階段是學生建立自信心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小學生剛剛進入較為正式的課堂,難免會有怯弱的心態。很多小學生在繪畫時,沒有老師在身邊的時候能夠發揮得很好,而當老師走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往往會手足無措,還有的學生會下意識地遮住自己的作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一個懂得鼓勵學生的教師會受到學生的喜愛,同時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2.轉變陳舊觀念
陳舊的觀念束縛了美術教育的發展,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大家普遍認為美術課沒什么用。首先,學校應該把美術課進行正確的排課,按照有關規定,一周應該上幾節課就上幾節課,而不是壓縮課程,也不是排了幾節課就被語文、數學這些“主課”占用了。其次,美術老師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不能覺得自己的課和考試沒有什么關系就不用認真備課,上課的時候敷衍了事。家長應該讓孩子多發展課外愛好,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還可以讓他參加專業的培訓。美術作為一門讓學生放松的課堂,能夠使學生在繁重的課業中抽身出來,更好地推動學生的發展。
3.帶領學生走出去
在傳統觀念中,教學就應該在課堂上進行,但是美術課的實際操作能力很強。前文說過,美術并不是說學生能夠完完整整地畫出東西就好,還要學會欣賞作品的含義。雖然有人認為小學生的年紀較小,不能理解,但正是由于小學生年紀小,心思更加純粹,能夠更加單純地看待作品。例如,在學習《美麗植物和動物》的時候,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基本的技巧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校園里觀察植物,然后畫出自己所觀察的植物,當然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去動物園。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到繪畫的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見自己喜歡的風景或者場景時把它畫下來。這樣,學生能時時刻刻感受美術的魅力。
在新課改的推進下,學校逐漸重視了美術、音樂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的質量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美術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值得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阮昌奇.試論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方法與對策[J].現代教育(教育版),2013(3).
[2]姜艷英.關于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小學),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