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英
摘 要:創設情境,倡導學生學習策略多元化,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引領學生自主實踐,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課堂;自主;高質;高效;創新
自主學習是學生認識數學、理解數學、掌握數學、應用數學的必然方式。學生只有通過自主學習,發揮個體的潛能和主觀能動性,才能發展創新思維,促進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動、高質、高效。
一、學習策略多元化
課標第二學段的教學建議明確指出:“應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苯處煈鶕虒W內容的特點,選擇、提供多樣的學習輔具,讓學生自由選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學習策略多元化。
如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游戲公平》一課,學生通過石頭剪子布、拋硬幣、擲骰子等,得出“可能性相等——公平,可能性不相等——不公平”的結論后,教師設計“幸運星”,為學生準備骰子、硬幣、撲克牌、紙簽、轉盤等學具,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具。雖然選擇的學具不同,卻得出了相同的結論——抽獎促銷、轉盤中獎等活動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不公平。
二、參與數學學習過程
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
測、驗證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機會,使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的學習過程,培養科學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游戲公平》一課,引導學生分組擲骰子、拋硬幣、轉轉盤等活動,借助各種活動規則對各種活動的公平性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進而啟發學生通過操作、分析數據得出正確的結論,并應用學到的方法判斷一些生活中的相應案例。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教師先啟發學生用“數格子”的方法數出方格紙中三角形的面積,啟發學生大膽猜想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進而引導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旋轉、平移等方法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觀察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關系,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應用所推導出的公式計算出方格紙中三角形的面積。最后用前面“數格子”的數據驗證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正確性。由于真實地再現了“猜想—推
導—驗證—結論”這一科學發現過程,學生在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探索精神,感受到學習、探索的快樂。
三、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苯虒W中給學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機會,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探究知識的內在聯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游戲公平》一課,教師設計兩處小組合作。一是在進行驗證收集數據時,讓學生先將同桌數據匯總,再小組匯總,最后匯總成全班的操作記錄。學生通過觀察數據發現:淘氣有兩種可能,笑笑有三種可能,可能性不相等,對淘氣不公平。二是在進行“小組幸運之星”評選時,讓學生在小組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和方法,用公平的規則選出“小組幸運之星”。所有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并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自主參與實踐
新課標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
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還是看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應因勢利導,有意設計課外作業,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有價值的數學知識。
如:學習“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后,要求學生回家按照洗衣液包裝上的比例配置洗衣水。第二天匯報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按包裝上的實際比例配制,有部分學生設計了兩種配制方法:少量不臟的衣物按包裝上的比例配制,大量臟衣物就要按大于包裝上的比例配制,才能把臟衣物洗凈,體現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
能力。
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后,正趕上學校計劃粉刷教室??梢宰寣W生分組測量教室的長、寬、高和門窗的尺寸,計算每間教室需要粉刷的面積,再按每平方米0.4千克計算需要多少涂料。各小組在測量出相關數據后,彼此分享數據,并算出平均值,減少測量產生的誤差。在計算粉刷面積的時候,學生把窗口、門口的小長方形面積都考慮進去了。還有的學生課后到裝飾材料市場調查各種涂料的環保指標和價格,給學校提出粉刷教室的最佳選材方案,提高了實踐水平和能力。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要有創新精神,把課堂教學內容盡量情境化、生活化,用多元的學習策略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并有機地將學生的學習引到課外,主動參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內化新知,增長才干,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傳芹.小學生愉悅自主學習習慣探究[J].中華少年,2016(13).
[2]徐桂芳.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