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偉
摘 要:思維能力包括很多種,各種各樣的能力匯聚到一起就成為思維能力。判斷力、論證力、推理力等都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不是一下子能夠形成的,需要在教學中一點一點地滲透,慢慢才能夠形成思維能力,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拓展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是學生最基本的科目,對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不斷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淺談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不光要教學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拓展思維,能夠真正使他們的思維能力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思維特征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定義,一般都是從四年級到六年級。在這個階段小學生呈現出以下特征。
1.抽象思維的形成
隨著小學生年級的不斷提高,教材編寫的方式也有很大變化,這就使得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有很大的發展。比如,在小學四年級課本中主要是找規律,讓學生從具體的例子中提煉規律,讓學生想象一萬是多大的數、一億是多大的數,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抽象思維。相比較一年級的時候,則是認識圖形和數字,只停留在表面現象上。
2.辯證思維
在高年級教材中,辯證思維開始出現。學生在大腦中開始對一個事物進行辯證的看待,不再單純地去說一個事物的好壞,要
一分為二地去看待。隨著年級的增加,他們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高年級的學生開始對知識進行提問,開始思考問題。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能力要想徹底被激發出來,需
要教師的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思維能力,讓他們在思維中去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在自發形成,但是,進入角色很慢,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二、如何培養思維能力
1.邏輯思維的培養
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時候,要讓學生條理清楚,過程完整,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分步驟,要一步一步地去解決。在教材中,很多編排內容都體現了邏輯思維的培養。比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有這樣一道題目,小明買3本筆記本花掉9元,那么,小麗買同樣的6本筆記本需要多少錢?在解這樣的題目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成表格來解決。小明買一個筆記本需要多少錢?那么小麗的筆記本單價和小明的一樣,這樣,就很容易求出小麗所花的錢數。在解題過程中,通過列表的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在以后解決問題的時候,有比較清晰的思維。
2.合作意識
在數學教學中,還有另一個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就是學生的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他們在一些問題上浪費太多的時間,這一方面是由于教師不可能總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適時出
現,另一方面學生不習慣向教師開口求助,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生中間成立一個“一幫一”互助小組,讓成績好的學生帶一個成績相對差的學生,把他們的作業、課堂表現進行捆綁。這樣成績好的學生就會主動去帶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習,主動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成績較差的學生為了不拖成績好的學生的后腿,自己也會努力學習,主動請教。在請教同學和請教教師上,他們都更愿意請教同學,加上教師給他們分好的組,他們就不會覺得難為情,有問題就能夠及時解決,這樣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就會大大加強,而且在很多方面也避免了他們浪費時間。教師在教學時就不會有參差不齊的問題等待自己解決,學生有能力在課下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成立“一幫一”互助小組對學生來說有很多優點,教師可以試著施行。
3.創新能力
在學生學習完一整節一單元數學知識以后,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不斷總結自己所學的知識,并歸納解題規律、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等,這樣做有利于學生系統性地鞏固各個知識點,從而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實踐教學中,不同年級的數學題涉及的知識點不一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教學內容,并有機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
總之,在小學高年級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中,教師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他們的各種思維都能得到最大發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益華.淺談中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教研版),2012(1).
[2]郭建華.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10).
[3]劉旱妹.淺談小學數學課堂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