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苗
摘 要:伴隨著我國人文教育的實施與深入,當前覆蓋各大學校的學生人文素養培訓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對教育良好大環境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在中職學校的人文素養培養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培養現狀不容樂觀。文章結合作者所在中職衛校的人才培養現狀,探討了中職生人文素養培養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中職衛校學生;人文素養;人才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人文教育相比,中職生人文教育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色,不但要注重人文精神教育,還要結合職業精神融入職業的性質與特點。因此結合中職衛校生人文素養及職業性探索人才培養策略,是中職教師的重要課題。
從廣義上來看,學生的人文素養包含學生的人文知識、知識經過內化形成的人文精神,具體表現有氣質修養、個人情感、心理素質、思想品位、人際交往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而衛校學生的人文素質則建立在相關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專業知識和性格特點基礎上,不同學生表現出各自的差異性,但總體來看學生缺乏人文素質的現象普遍存在,比如思想認識出現偏差、集體觀念不強、社會責任感淡薄、缺乏正確的理想與信念、學習發展無進取之心、人格不健全等,學生有了這些潛在影響因素,再加上中職衛校教育普遍存在的輕引導、重管理的現狀,不利于衛校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由此可見,為中職衛校人才建立并制訂與之相符的培養策略,尤其是加大對人文素養的培養,才能促使學生成才。
1.培養學生課堂學習的人文情懷
中職生的主要任務依舊是學習,因此人文素養的培養策略與執行載體重點應為教育教學的課堂。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經說過,任何教育理論的最終落腳點都應該是課程,課程才是實現教育目的的載體,也是整個教育的心臟。此外,中職學校的教育具有教育學制短、學科較多的特點,在使學生進行高效教育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提高策略執行的可操作性,才能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文化課程的學習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過程,學生教育者在為學生進行文化知識傳輸的同時也必須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工作。比如基礎學科語文就是很好的人文素養培養載體,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采用“課前5分鐘”“趣味閱讀”“人文寫作”等方式加強人文精神重要性的灌輸,確保學生引起重視。比如設計“趣味閱讀”的環節,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圖書館或閱覽室,有針對性地為學生選擇各種人物傳記、經典著作或人物雜志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挖掘閱讀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人文素養。而在“課前5分鐘”的活動中,教師則要求學生將各自閱讀的經典進行朗誦或演說,自由地表達想法和建議,也可以結合職業理想進行自我介紹或暢談職業發展,在循序漸進的活動中逐漸讓學生的學習意識發生變化,成為一個有想法、有能力、有水平并敢于勇敢表達自我的人才。
此外,教師還要結合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目標調整其課程結構,尤其是針對占據比例較大的專業課程,盡可能從中挖掘更多的人文素養學習內容,實現更高效的學習。比如注重價值知識的傳遞,在衛校學生的專業課程中挖掘如人文資源、感人事跡、歷史未來等內容,并積極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喚起學生對于本專業的熱愛與熱情,并以此為基礎,通過模擬專業企業標準形式,創設職業情境,讓學生利用所學專業文化知識感受到社會企業的工作學習氛圍,潛移默化中利用自我人文素養形成良好職業習慣,提高職業道德。
2.營造良好的人文校園氛圍
眾所周知,學生與校園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正如繁茂的叢林和肥沃的土壤,既要深深扎根,又要充分吸取營養。為了提高中職衛校學生的人文素養,學校必須營造良好的人文校園環境與氛圍,依托學校特色,結合專業通常,展現人文風采。首先,校園的人文特色必須確保專業性,人文教育與職業教育不可分離,學校校園文化的建立也必須在人文素養與專業融合的基礎上。比如常見的校園文化長廊,通過展示不同專業和不同領域的名人風貌,潛移默化中為學生傳遞拼搏勇進的職業精神。再比如各種企業LOGO文化墻,學生在閱覽的同時能夠逐漸意識到自己與企業專業人士之間的差距,明白觀其行、增其技的道理。還有“冠軍樹”,將成績優異或是表現出色的學生榮譽進行展示,為整棵樹增添人文氣息與向上的力量,對學生有著重要的鼓勵和鞭策作用。其次,校園的人文特色必須確保建設性。只有在學生生活學習的環境下不斷建設和改造良好向上的氛圍,才能讓學生通過增強感悟來強化學習意識。比如校園中有針對性地根據各種課題布置宣傳欄,如“歡慶國慶”“喜迎十九大”等,讓學生發揮想象與專業性進行設計和創作,表現突出的就可以在校園墻上看到自己的作品,不但給校園增添不少人文性,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最后是網絡性,這與當下時代進步與科技發展的背景相符,那么就要求中職生人文素養培養的策略必須緊隨時代發展。比如發揮網絡技術的先進作用,將各種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展示,如創建“向上吧,人文”的公眾微信號,以各種圖文并茂的方式抒寫人文校園文化,為學生傳遞正能量。
3.拓展豐富多彩的課外人文活動
除了在中職衛校學生的課堂上引入人文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外,還可以通過學校領域的活動來延伸人文信息傳遞的渠道,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比如愛國主義教育,在國慶節到來之際積極組織“抗戰勝利紀念”“革命先烈緬懷”“國家歷史銘記”等活動,可以通過誦讀比賽、演講比賽、表演比賽的方式呈現,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壯大,燃燒青春的火焰。再比如心理知識的普及與教育,學生要成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需求的人才,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那么課外就可以開展各種心理健康知識教育活動,如手抄報比賽、繪畫比賽、心理學電影集錦觀看、心理健康讀書比賽等,做到在活動中寓教于樂,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潛移默化地傳輸人文精神和品質,推動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工作。
4.增強中職教育人員的人文底色
在推動中職衛校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工作中,中職教育者也必須立足現在,提高自我人文素養,才能為學生樹立榜樣,傳遞示范的力量。教師要提升自我人文素養,簡而言之就要從“術”“德”“行”三個方面著手。作為學生專業學習的領路人,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知識水平與高效的業務能力,那么學校可以通過邀請專家召開講座、配組進行專業特色校本研發等方式,鼓勵教師積極進行自我改進,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與專業能力。“以德化人”的教育使命則要求教師有為人師表的責任,具備立德師表的風范,做到身效為德,為學生樹立典范作用。另外,還要將德的作用發揮在與學生的互動中,讓學生受到教師品性、性情、情感與態度的影響,實現隨時隨地灌輸人文精髓,培養素質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中職衛校人才培養的工作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滲透性的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工作,強調的是細水長流而絕非一勞永逸。因此,教育人員要從自身的人文素養培養出發,結合學校和社會提供的人文環境,探索專業學習教材,從各個方面實現人文的滲透,從而教育學生成為專業素養與人文素質兼具的社會型人才。
[1]榮國平.對提高中職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11):185.
[2]譚海紅,舒萍華.加強中職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6(3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