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男
摘 要:隨著近幾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新課程標準也對教學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主要討論在當今形勢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保證語文的教學質量,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新課程改革
一、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無論是識字教學還是閱讀教學,教師都擁有絕對的主體地位,他們習慣了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他們也習慣了讓學生去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點,這樣學生才能在考試中考出一個好成績。然而這種教學形式的弊端就是學生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只會被動接受知識而沒有自己探索的能力。因此,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后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那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是怎樣的呢?我們以《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篇課文的學習為例,教師讓學生自己去讀這篇課文,并對“小蝌蚪的媽媽有什么特點”“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碰見了幾個小動物,他們分別是誰”“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學到了什么”這三個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自己去解決教師留下的問題,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的教學,它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學的效率自然也就能提升上來。
二、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一直處于一個迅猛發展的階段,它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教學中,教師也越來越注重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首先,利用多媒體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們更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果教師一味地對學生嚴格要求,不注重學生的感受,只會使我們的教學效率越來越低,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幫助教師吸引學生興趣的好方法之一,它能夠把枯燥的教學內容以聲音、圖片、視頻的形式播放出來,而學生對這種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舉例而言,在進行《桂林山水》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從網絡上搜集一些桂林山水的圖片,在上課的時候講到對應的段落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教學情境,同時也利用這種形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其次,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開展復習工作,多媒體教學具有可保存性,教師提前錄制好教學的視頻或者PPT,在課堂上的時候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等下課之后教師還可以把資源共享到網絡上,學生對于上課沒有聽懂的知識可以繼續觀看,也方便一部分由于某種原因不能上課的學生在課下進行學習。因此新課程改革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既能吸引學生興趣,又能提升教學的效率。
三、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無論是傳統的教學課堂還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后的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都是教師經常采用的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不夠充分,只要十分鐘內學生沒有把結果討論出來,教師就會終止討論并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他們會認為合作學習是在浪費課堂時間。而新課程改革實施之后,教學中更加倡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和學習能力都還處于開發之中,讓他們自己探究的話可能會有困難,因此,合作學習的模式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舉例而言,小學生會接觸到一些簡單的文言文,雖然簡單但是在初次接觸的時候也會毫無頭緒,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每個人負責幾句話的翻譯,一個學生翻譯的時候其他學生負責監督翻譯得是否正確,等每個學生都發言完畢的時候整篇文言文的意思也就出來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教學,既符合新課程標準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又能提升教學效率。
四、評價多元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評價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都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學習是否認真,這種評價的形式太過片面,也不公平。因此,教師可以把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是否積極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列入評價的范圍,同時也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看看在別人眼中自己的語文知識學習是什么樣的,同時也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種多元化的評價形式更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保持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對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因此,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教師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評價形式來提升語文的教學效率。
總之,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一直在探討究竟使用何種教學方式才能提升語文的教學效率,才能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感興趣,以上內容是個人在教學中的一點總結與思考,希望能夠對各位語文教師有所幫助,也相信我們的課堂效率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梁生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2011(2):103.
[2]王學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吉林教育,2011(10):3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