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益丹
摘 要:小學科學實驗課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非常重要,但在課程教學的實驗中,一些教師抱怨,實驗課不好上,做實驗用的材料找不全,影響了課程教學。但是,只要教師對實驗材料進行適當改進,就能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從而讓學生愛上科學實驗課。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材料;科學實驗
小學科學課對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非常重要,而實驗課又是科學課程教學的重點,做好實驗能提高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積極性。但在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中,許多教師反映,小學科學實驗課不好教,實驗材料找不到、準備不全直接影響了實驗課的教學效果。但是,只要教師對實驗材料進行適當的改進,就能很容易準備齊全,就能提高科學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從而讓學生愛上科學實驗課。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進,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一、借鑒他人經驗,充分利用現有材料
由于不少學校科學課的任課教師都是由其他學科教師臨時兼任,任課教師對科學實驗課的了解掌握不夠充分,實驗材料不知如何準備。因此,學校有必要對科學課的兼任教師進行教育培訓,提高任課教師對科學課教學重要性的思想認識。加強對科學課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無論是兼職教師還是專職教師都應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和技能。可以采取“走出去”的辦法,到兄弟學校進行參觀學習,借鑒他人或網絡上的經驗,搞好科學實驗課的教學和實驗材料的準備方法;還可以用“請進來”的辦法,請有關學校的優秀科學課的教師介紹經驗,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例如,在進行“擺的研究”實驗時,按照課本上的方式進行實驗時效果不理想。教師通過在互聯網上觀摩了“擺的研究”教學課件后,對實驗材料進行改進,加長鐵架臺的橫桿,較好地解決了實驗材料的難題,取得了理想的實驗效果。學校的實驗室、儀器室一般都會有一些其他學科的實驗材料,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材料進行實驗教學。一些常用的實驗儀器材料如,燒杯、鐵架臺、酒精燈、溫度計、彈簧秤、放大鏡等,這些實驗儀器材料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且進行利用。科學實驗課的材料工具箱中也配備了不少儀器材料,且與教材實驗配套使用,教師應充分利用好這些實驗材料。對于實驗中的一些常耗易損材料,教師應在實驗前及時進行購置,以備實驗使用。
二、注重日常積累,動手自制實驗材料
對于科學實驗課的不少材料需要教師提前準備,教師要處處留心,平時注意對實驗材料的積累,不要等到實驗時才想起準備材料。比如,像塑料瓶、硬紙板、壞的乒乓球、花崗巖之類的巖石等,這些東西對別人來說可能是垃圾,但對科學實驗來說都是實驗的好材料,只要教師留心這些實驗材料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備用。實驗課上所用的材料教師不一定能找到或購買到,這時就需要教師親自動手進行自制一些實驗材料或簡單儀器。例如,在學習“金屬熱脹冷縮”時,用銅球進行實驗,研究金屬的熱脹冷縮時,學生觀察它的變化不太明顯,教師可以自制一個偏轉指針,用來指示銅球熱脹冷縮的變化情況,這樣能把實驗現象放大,使學生更明顯地觀察到實驗結果,以增強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再比如,在進行“光”這章內容的不同顏色物體吸熱能力對比實驗時,教師可以利用白熾燈進行照射不同顏色試管內的空氣,觀察其膨脹速度進行對比實驗結果,由于空氣受熱體積變化快,因此,實驗效果比較明顯,這比利用溫度計進行實驗效果要好。
三、拓寬籌措方式,多方準備實驗材料
在進行科學課的實驗時,需要教師準備的材料比較多,如果只靠教師一人的力量很難完成任務,此時可以發動全班學生共同想辦法準備實驗材料。對于實驗需要準備較多的材料,教師可以給學生分工,各自去準備所需要的材料,或者請學生的家長幫忙協助準備實驗材料。這樣既能有效地準備材料,還能充分調動學生進行實驗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愛上科學實驗課程,從而提高教學效益。例如,在進行“比較水的多少”這節課的實驗時,需要用到大小不同的幾十個塑料瓶,像這樣的實驗材料完全可以交給學生去準備。再比如,進行“蚯蚓”“蝸牛”實驗時,也可以讓學生去準備這樣的實驗材料,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還可以學到和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特點,增長知識。再比如,進行“我們周圍的材料”“磁鐵的磁性研究”時,也可以讓學生去準備磁鐵、各種介質不同的材料、韌性不同的材料、密度不同的材料、陶瓷磚瓦材料等,通過發動學生共同準備材料,就能籌措到各種各樣的材料,這對科學實驗課的結論更帶有普遍性、可靠性。
總之,只要教師能適當改進小學科學課實驗材料的準備方式,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家長的主動性,就能準備籌措到科學實驗課所需要的各種材料,提高科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從而讓學生喜歡上科學實驗課,為從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冉東波.從實驗小組看小學科學探究的有效性[J].新課程(小學),2014(7).
[2]花建英.如何進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J].學周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