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介紹體育游戲教學法的相關概念、基本原則和教學方法,并提出其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尤其是各種游戲。游戲是進行體育教學的好方法之一。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游戲,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游戲作為一種深受兒童喜愛的綜合性體育項目,其內容豐富多彩且形式生動活潑。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游戲教學法已經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小學體育教師所使用,并且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獲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自身體育教學實踐,介紹體育游戲教學法的相關概念,并提出其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參考。
一、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概念解讀
體育游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性情為目的的一種現代游戲方法。而游戲教學法通常指的是教師將游戲作為教學手段,按照教學要求和教學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編排,讓學生在一個歡樂愉快的活動氛圍中,通過恰如其分的游戲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從而順利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可以說,“游戲教學法”作為“教學”和“游戲”二者高效的有機結合體,是一種全新的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學方法。而體育游戲教學則主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主要依靠豐富多彩且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活動來實現,這與常規的體育活動有著很大的區別,常規的體育活動具有較強的競技性,主要以提高個體的運動能力為目標,在于讓學生系統學習特定的體育項目內容,并輔以實踐、考核方式。但是體育游戲活動則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可以使體育課上得更加活潑生動,在提高個體運動能力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高教學效果,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活動以其諸多優勢而成為深受少年兒童歡迎的綜合性體育活動。
二、體育游戲教學法的原則要求
(一)目的性原則
游戲主要是服務于體育教學的,就必須和體育教學密切相關。結合教材選擇游戲,安排游戲時要考慮到課的目標與任務,教學重點和難點,而不是單純地為游戲而做游戲。這樣不僅可以達到練習目的,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起到比單純練習更好的效果。以腿部力量訓練為例,小學體育教師應根據動作要領設計游戲,可以安排小學生學習相對容易的“竹竿舞”或者組織女生開展“跳皮筋大賽”等,這種具有較強目的性的體育游戲活動,不僅有利于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拓寬活動參與范圍,從而使體育游戲更具魅力。
(二)啟發性原則
開展體育游戲的主要目的在于活躍課堂氣氛,但小學體育教師還應堅持啟發性原則,在設計體育游戲時應注重創造性因素,以更好地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例如,我們在進行短跑訓練時,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頗具趣味性的“畫人像”游戲活動。小學體育教師首先選定一個活動圈,然后將一塊黑板置于10米外,6個學生分為一組,待教師發出口令之后學生輪換著跑到黑板前, 拿粉筆在黑板上劃上一筆后再折返跑,直至形成一個“人頭像”。 該游戲改變了傳統跑步練習形式,將畫圖和跑步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新穎有趣,而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三)安全性原則
安全無小事。由于體育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競技性,而且都需要借助于各種體育器材、道具和障礙開展游戲活動,再加上小學生年齡較小一玩起來很容易忘記安全問題。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時,必須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例如,體育游戲道具的材料應以塑料或橡膠為主且高度不宜太高。游戲活動空間應盡量遠離尖銳的棱角和器具,以免發生碰撞傷害。
三、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教學方法
(一)角色任務法
只要參與體育游戲活動,就必須進行角色劃分,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針對不同性格和水平安排不同的角色,并且在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集體對學生所承擔角色的期望,進而得到教師的表揚和同學的喝彩。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不斷的他人贊揚和自我肯定中越做越好。例如,我們在開展“運球接力”和“看誰傳得快”教學時,應該對小學生角色任務的表現情況進行表揚,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形成對自己的積極評價,以此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就是通過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然后教師通過語言講解、音樂渲染以及動作示范,讓小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了解體育游戲的規則和過程。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跳單雙圈”游戲教學時,可以為小學生創設一個“可愛的小兔踏石過河采蘑菇”的故事情境:教師可以在操場上布置一條長14cm、寬60cm的“河”,并且在“河”上放置若干個“石頭”(圓圈),而在“河”的對面則放置鮮艷的“蘑菇”(小壘球)。然后,由教師采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小學生扮成“小兔子”完成踏“石”過“河”采“蘑菇”的教學任務。
(三)集體榮譽法
集體榮譽作為一種團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其對于團隊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具有積極的影響,而體育游戲可以合理利用集體榮譽教學法以激發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團隊精神。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舞蹈”“攻守堡壘”游戲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分成4~5人的若干小組,并給予其一定難度的游戲任務。對取勝的小組進行表揚,使這些小組成員獲得集體榮譽感,然后再打亂重組,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以培養其團隊凝聚力、堅強的意志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四)啟發教學法
在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發展水平出發,采用啟發教學法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可以自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搬運”游戲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設疑”:小朋友,這個球需要兩人配合運到終點,要求不許用手,又不能讓球落地,請問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然后“誘導”小朋友進行思考并嘗試,從而增進其協同合作的體驗。
四、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準備環節中的應用
只有安排好課堂準備環節的活動,才可以既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為整堂課程教學的和諧自然發展定下基調,就如同那一枝出墻的紅杏,盡顯春天的氣息。然而,在以往小學體育教師更多的采用相對枯燥乏味的慢跑、準備操等,這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還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難以達到課堂準備熱身運動的效果。因此,在新形勢下小學體育教師在準備活動中可以添加一些小學生喜歡的體育游戲活動,不僅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可以取得較好的熱身運動效果。不過,課堂準備環節的游戲活動必須和新授內容進行有機結合,盡可能選擇或者創編更具針對性的體育游戲活動,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中來,從而盡可能為課堂新授內容作一個良好的鋪墊。
(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技能講解環節中的應用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教師在課堂上如何開展有效技能講解是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動漫式”游戲教學情景,讓小學生在特定教學情境中學習和設計技術動作。例如,我們在進行“田徑”的短跑教學環節時,就可以讓小學生根據《喜羊羊與灰太狼運動會》中羊羊們在比賽中的短跑技術動作進行思考并設計出符合自身水平的跑步技術。
(三)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基本環節中的應用
小學生在經過“游戲式”的課堂準備活動以及情景再現之后已經對課堂所要傳授的體育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而體育課堂基本環節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課堂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前面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教材的內容,更多安排與主教材內容大致符合或接近的,帶有輔助性練習的小游戲,使他們更好地熟悉與應用所授體育技能。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式”競賽或者“游戲式”表演的方式來加深小學生對相關體育技術動作的認識,并且在展示與競賽的過程中體會到體育的魅力以及成功的喜悅。例如,我們在進行“籃球的運球”教學環節時,就可以讓小學生根據《空中大灌籃》中各個卡通人物花樣百出的運球技術以小組的形成開展半場運球折返小組比賽,并在比賽之后評選出動作最優美獎、速度最快獎等。
(四)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結束活動中的應用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完成之后,要求教師進行課堂總結和教學評價,并幫助學生放松身心。因此,在課堂結束活動階段我們應采取一些低運動量、輕快、娛樂性活動,同時伴以小學生喜歡的音樂進行,讓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放松身心,以保證學生可以順利進行其他課程學習。例如,我們可以組織開展“木頭人”游戲,讓小學生面對面站著,互相對視,然后通過臉部變化引誘對面的同學身體動一下,如果誰身體先動則算輸,該游戲活動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可以給小學生帶來極大的樂趣,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實現身心放松。
綜上所述,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使其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場地與人數,充分合理地利用游戲教學法導入新課內容、教授體育運動技能、熟悉應用運動技能以及實現身心放松,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真正發揮出其對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傅見平.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5(8):64.
[2]徐敏.“游戲教學法”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7):42.
[3]魏芯茹.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2015(8):179.
作者簡介:黃梅(1990-),女,福建廈門,本科,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體育教學。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