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支銀
(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虎跳初級中學)
摘 要: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與“學”兩個字,教師要“少教”“精教”,引導學生“自學”“有效率地學”。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雙向式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發揮自身的誘導職能。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堂的每分每秒,用最短的時間收到最大的學習成效。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先進的教學理念,貫徹“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思想,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性;策略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革新教學觀念,
結合時代特色以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制訂出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從而提高教學成效。
一、興趣入手,開端引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會賦予學生學習動機,激活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因此,數學教師應當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教學內容披上“有趣”的外衣,將趣味性的教學元素滲透到教學課堂,提升數學教學的可接受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相關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將課下準備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進行放映,通過展示各種精美的對稱圖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農村數學教師可以發揮農村的地理優勢,巧設教學情境,也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中對稱圖形的規律,讓學生結合農村生活中的實例進行闡述。“夏天到河里去摸
魚,看到鴨子在水中的倒影”“對著鏡子梳理頭發,鏡中的自己跟自己做一樣的動作”“鄉間小路兩旁對稱的樹木”等等。初中生思維敏捷,好奇心重,有強烈的求知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利用精美的對稱圖形,激活學生的探究因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趣味性課堂中,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說出生活中的對稱圖形,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二、生活化課堂的形成
生活是知識的寶庫,生活中到處散發著數學的氣息。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特性,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入手,給學生一種歸屬感、熟悉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課時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喜歡的打籃球活動,再現生活場景,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NBA巨星的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
誘導過程:
教師:同學們,大家喜歡看籃球比賽嗎?(引起學生共鳴)
學生齊聲:喜歡!
教師:我們再次看課件中這張動態圖,大家發現了什么?(籃球緩慢進入籃筐的動態圖慢放,勾勒出一條弧線)
學生1:籃球在空中畫出了一條拋物線。
教師:說得很好!生活中我們將籃球拋出,在空中畫出的就是這種拋物線,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我們今天要講到的二次函數圖象跟這個有很多相似之處,大家一定要仔細觀察思考。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本課時(課件出現板書)。
……
設計意圖:初中生喜歡運動,愛玩愛鬧。結合學生這一心理特征,數學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構建生化的課堂,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高效的數學課堂奠定了基礎。
三、挖掘數學文化,激發學生的數學情感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會在歷史的天空中劃出屬于自己的那道優美弧線。條條弧線、點滴痕跡漸漸形成一種文化,一種文明。事物規律會被發現與效仿,但是精神內涵卻只有擁有“慧眼”的人群發現。數學家的故事伴隨著數學的起源與發展被人們熟知,那偉岸身軀的背后究竟擁有怎樣的艱辛與磨難,只有他們自己了解。數學家留下的不僅是寶貴的知識財富,還包含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例如,在教學《圓》的相關知識時,數學教師用一個故事進行新課導入。給學生講述祖沖之在艱苦環境下是如何依靠頑強的毅力和意志將圓周率的取值范圍精確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的,將現代優越生活與古代的艱苦條件進行對比,用祖沖之那求真務實、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激勵學生,以情引情,激發學生的數學情感,引導學生向祖沖之學習,培養學生勇于攀爬知識高峰的精神。
總之,在新時代的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革新教學觀念。課堂教學貫徹“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思想,利用科學優質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巧設教學情境,積極發揮教師的誘導職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隋雪芹.淺談初中數學教育教學的問題及措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6).
[2]祝秀蓮.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4(10).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