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鳳
摘 要:以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正在對教育教學產生深刻影響。要提高教學效益,教師就要把現代教學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整合,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來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技術;整合
新課改的深入推行,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以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這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以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為主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不斷增多,為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便利手段和條件。如何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提高數學教學水平,筆者對此進行了實踐探索,并獲得了一些教學啟示。
一、把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內容整合,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
目前在小學數學各版本教材中,大多運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進行舉例,這樣能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學習和我們現實生活中接觸的問題密切相關,也能讓小學生認識到我們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例如,講解小學數學“認識更大的數”這節內容時,在上課前讓學生親自利用各種方法和途徑,包括上網、看電視、讀報紙等方式來搜集一些數據。課堂學習時學生搜集了各種各樣的“大數據”。學生搜集的數據包括:有的是關于我們國家的人口數量、有的是關于我國國土面積的數據、有的是關于“神舟十一號飛船”繞地球飛行的總距離、有的是關于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中的統計數據……通過讓學生搜集運用這些富有教育意義、并有說服力的生動的大數據,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在社會、科學研究、經濟生活中的應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讓學生通過課外實踐輕松完成了本節教學內容的學習。教師通過把各種信息技術和資源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特別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進行數學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使教學效果得到極大提高。
二、把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方式整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推行落實要求把數學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整合,以此來創新教學方式,增加新的教學方式。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利用現代教育方式學習數學知識,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利用現代教育方式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信息數據的搜集和處理能力。例如,結合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信息網絡資源進行社會實踐調查或查閱有關教學資料,可以把課堂數學學習延伸到課外,這樣能有效豐富數學學習內容,拓展知識面,也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能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利用包括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內的各種教育方式,把生活中的各種事例作為學生學習的素材,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并在生活中培養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和能力。例如,學習數學教材中的“測量”這一課內容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網查閱搜集有關長度的一些延伸拓展知識,然后把搜集到的知識整理成表格,再制作成幻燈片在課堂上匯報。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為學生探究提供了機會和空間。
三、把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手段整合,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目前,不少學校在教學中仍采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手段,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現代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廣泛運用,有效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降低數學教學難度,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這節內容時,掌握面積公式是學習重點,而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是教學難點。在公式推導中,對于如何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如果教師只是口頭講解學生不易理解,這對其掌握公式推導方法也不利。如果利用多媒體演示,就能形象地動態演示把平形四邊形圖形分割為一個直角三角形與一個梯形,再分別利用不同顏色表示兩個圖形,這樣把兩個圖形再拼接成一個長方形圖形,通過這樣動態地把平行四邊形形象直觀地變換成長方形,兩個圖形只是進行了重新組合而其面積不變。通過觀察動畫演示,學生就能輕松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高和新拼接長方形的長、寬是相等關系,就能把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這個教學難點輕松突破。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把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能提高教學效率,降低教學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符合小學生學習規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多加運用,以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曉霞.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4).
[2]郭剛.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