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軒+焦翠+佘婷
摘要:課堂師生互動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文從大學英語課堂中師生互動的三個影響因素出發,從四個方面提出構建大學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關系的策略,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師生互動;大學英語教學;教學策略
師生互動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互動,指師生之間發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響。具體來講,課堂師生互動就是傳授知識的教師與渴望獲取知識的學生在課堂教學這一特定情境中的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課堂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課堂師生互動的目的就是通過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和交流創造出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在這種寬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生更易獲取知識,陶冶情操,鍛煉意志,發展人格。
一、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的影響因素
(一)學校的因素-大班授課
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師生比例嚴重下降。大多數高校在開設英語課的時候都采用大班多專業教學。由于大班授課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性格特點相異,很難因材施教,進行差異化輔導。再加上教師的管理精力有限,使得教師無法顧及到每個同學,很容易導致部分學生被疏忽,從而導致課堂師生互動的不均衡現象。
(二)教師的因素-傳統的價值觀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師生互動多屬于教師中心式,課堂上教師把傳授英語知識作為首要的教學內容,尤其注重語法跟單詞的教學,而忽略學生能力的發揮和主體性的培養。在課堂教學方面,老師幾乎整節課都在進行講解,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互動環節,他們只得被動聽講,很少有發言的機會,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學生的因素-課堂焦慮
很多高校教師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在課堂上,老師向全班同學提出一個問題,希望有人主動回答,但是大多數學生沉悶不語,這樣往往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出現這種局面的情況有三種。其一,老師提出的問題確實很難,學生沒有能力回答。其二,學生知道答案,但是缺乏勇氣與自信而不敢開口。其三,學生知道答案,由于過分謙虛害怕被人認為“出風頭”而不愿意回答老師的提問。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策略分析
(一)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
第一,為了建立有效的課堂師生互動,教師必須重新定義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教師不再是課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而是師生良好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流者,信息的提供者,師生互動的組織者以及學生發展的支持者和促進者。第二,教師精通英語是課堂互動的前提,所以教師要努力提高專業水平。教師在備課時所準備的內容往往不能夠應對課堂師生互動中可能出現的,來自不同學生的不同反應。所以教師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并要進行科學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實踐。
(二)建立輕松愉快的互動氛圍
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中居高臨下的說教態度,尊重并理解自己的學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盡可能了解學生們的需求和興趣,充分尊重他們的學習個性和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大學英語教師,不能只重視課堂上知識的傳授,還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通過課堂上簡單的英語問答和課下閑聊初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為日后師生情感互動打下基礎。教師應該以平等的身份以親切和藹的態度和學生溝通,與學生保持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讓學生消除距離感,恐懼感。
(三)小組互動策略
高校英語大多是大班授課,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豐富課堂互動形式,給學生創造更多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分組討論是大班授課最常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課堂上,可以將全體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老師設置幾個問題或給予特定話題讓小組進行課堂討論,討論結束后由各小組選出代表分別闡述各組的觀點。課下也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進行交流與探討。小組互動策略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課堂小組活動使每人獲取開口練習英語的機會明顯增多,既擴大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范圍,又營造了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極大的增強了教學效果。二,分組討論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習者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既增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又促進了學生學習潛力和學習創造力的發揮,還培養了大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
(四)改進提問策略
教師話語在課堂師生互動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提問內容、技巧、方式、問題的難易程度以及語音語調都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著課堂互動。教師需要在提問的方式上下功夫,在設計問題時,盡量選擇貼近學生生活,能引起學生興趣和共鳴的話題。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并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對問題進行調整。對緊張有膽怯心理的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對待學生的錯誤,老師要寬容,在糾正學生錯誤的時候也要講究策略。由此可見,教師恰當的提問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課堂互動,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而不恰當的提問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挫敗學生的積極性,極大的削弱了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采取措施,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課堂師生互動。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人文素養,更新教學理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采用新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賈方.關于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5(1).
[2]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