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晨曦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有些人急功近利,“讀書無用論”又盛行起來。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多呈現出消極自卑、自我約束力差,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健全,對未來就業缺乏信心等問題,這對中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針對這些問題,應深入探究中職學生的內心世界,以德育教育為抓手,培育正確的情感價值觀,促進每一位中職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
【關鍵詞】中職學校 德育工作 正確情感價值觀 多元對策研究
一、引言
由于教育教學的定位及目標差異,中職教育與普通教育有著顯著的區別。中職教育主要是在職業技術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適應社會的能力。然而,在短短三年的時間里,如何將一個個被中考“洪流”淘汰,處于弱勢地位的心智情感、價值觀念尚不成熟學生,培養成擁有一技之長,心智情感相對成熟穩重,能較好地融入社會,扮演社會重要“角色”的良好公民,已經成為中職德育教育教學的重要課題。
二、中職生情感價值觀存在的問題
(一)心理狀態不佳
中職學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由于學習基礎不扎實、發揮失常等多種原因,在中考中無力取勝的狀況下,為了學習一門專業技術,拓寬就業之路,不得已而進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一類學生。因而,他們在內心深處積壓著自卑感和失敗感,生活中凸顯出心灰意冷、缺乏自信心等特征。
探究原因,其中許多學生由于父母離異、家庭變故、長期缺乏關愛等因素,致使他們自初中或小學就形成心理陰影,長期積蓄,難以消弭。進入中職學校后,遠離監護人的看管,他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而不良的情感又使他們走向叛逆、消沉的深淵:逃課、早戀、吸煙、打架,在挑戰校規校紀的同時,也進一步扭曲了自我的情感價值取向。
(二)行為習慣不良
我們深入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可能有時會聽見幾句惡俗的語言從學生口中蹦出。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對老師、同學不主動打招呼和問候。這些現象,在中職學生中司空見慣,這也正折射出中職學生文明禮貌教育的缺失。他們進入中職學校,生活在監護人的照看之下,不需要操心日常生活,除了緊張的學習,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衛生習慣,衛生區常常垃圾成堆,宿舍內臟亂不堪。
(三)情商情感缺乏
當前,許多中職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習慣了“小王子”“小公主”的生活,身上流露出嬌生慣養、意氣用事,缺乏團體意識、責任意識,不愿與人分享成果等特征。還有部分學生生活在留守家庭,單親家庭,長期缺乏關愛,形成了嚴重的自卑感。基于這些成長環境,學生容易形成孤傲不馴、冷漠自私、進取心不強等不良心理。
(四)未來就業意愿不明
中職學生以專業技術為主要學習內容。但是在當前要求技術精深、專行專業的就業背景下,由于他們學習內容較為粗淺,在就業選擇中渠道狹窄,就業薪資水平較低,嚴重影響了在校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認為即使努力學習,也難以改變命運,不如趁著年輕瀟灑一把。
三、培育中職學生正確情感價值觀的多元對策
(一)實行“陽光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綜合工作。對中職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全面實施“陽光教育”,更多地給予心靈關懷,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班集體的溫暖、社會的關切和期待。要通過“陽光教育”,培育中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幫助其去除內心的“塵埃”,煥發出積極向上的朝氣與活力。同時,中職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傾向,給予心理疏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二)營造積極向上的心理氛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要培育中職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向上的環境是關鍵因素。良言一句三冬暖,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理念,引導教育學生,讓他們形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讓人生真善美成為激活思維的源泉。學生思想進步,會自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培養健康價值取向,形成良好情商
一個人的價值取向,決定其行為方式和人生態度。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做“燈塔”, 善于指引、鼓舞和激勵學生,通過“我來描繪新藍圖”“我的未來人生”“謝謝,有你”等感恩激勵活動,讓他們進一步深化其對親情、友情、愛情等價值觀念的認識。在交融碰撞中,讓中職學生掌握處理與父母、師長、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培養他們將來正確處理與社會和諧相處,與同事友好相處等各種關系的能力。
(四)引導積極社會認同感,形成正確就業職業觀
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讀書無用論”的危害,這永遠都是不思進取,膚淺之人的錯誤觀點。讓學生懂得,當前有真才實學的人正成為就業市場、企業的“香餑餑”。讓學生在培育健全人格的同時,對專業技術的學習要精益求精,把自己打造成行業的精英,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四、總結
雖然在當前中職學生存在諸多問題,但是隨著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改革目標聚焦中等職業教育。作為塑造中職學生“靈魂”的班主任,德育教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要瞄準中職學生的情感、心理特點,實施“陽光教育”,予以更多的激勵和鼓舞,以促進中職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關文麗.點一粒人文的種子,讓它發芽[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4(12) .
[2]龍淑玉.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革新,2008(07).
[3]羅永源.走近魏書生[M].漓江出版社,199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