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逐步完善,公允價值使用的次數也逐漸年增加,并形成趨勢,在此趨勢下,每個企業都格外重視資產價值與業績兩者與減值的關系。下文主要討論了資產減值的會計問題,分析了經濟的本質,以及與之對應的理論基礎,并對出現的問題展開分析,給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資產減值 會計問題 探討
一、引言
資產減值是當下各企業格外關注的問題,其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一旦出現資產減值,企業不得隨意更改,保證了企業利潤的真實性,讓企業的各項資產變得明確,提高了企業資產管理的質量。但企業用公允價值計算資產減值時,也會出現很多會計問題,有待解決。
二、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理論依據
資產是每個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也是評價一個企業經營成果的主要依據,它由企業所有,隨著長時間經營累積而成。這是資產的定義,其闡述了資產本身具有的內涵,即從投資的角度分析,資產除了可以體現出一個企業的價值外,還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收益,讓企業達到最初設定的預期。以這個定義為基礎,分析資產減值,既通過對未來資產的收益數額的判斷,與賬面金額進行對比,用會計計算的方式最終確定。資產減值會計是,企業未來的收益低于企業現有賬目的數額,對企業的減值情況加以核算[1]。
三、資產減值會計現有的問題
(一)測試頻率較低,無法準確判斷資產減值的趨勢
以當下現行的標準為參考,把資產減值準則作為依據,很難判斷資產減值的未來趨勢。因為市場經濟是不斷變化的,如果以某個時間為節點,根據這個節點以前的資料分析,其得出的結果可能會失去時效性,與計算結果有差異,同時,企業的經營也是多變的,會受企業內部與外部因素的影響,給標準的執行增加了阻礙,此外,企業雖然會進行資產減值測試,但測定的頻率較低,大多是在年終時才會測試,導致很多檢測問題沒有發現,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不利于企業資產公允性的提高。
(二)不確定可以收回的資金金額
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我國的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常常有管理不規范的行為,監管力度較弱,又因為公司屬于不同的地區,有地方保護主義,導致有些公司沒有對現金流量進行預算,無法預估企業的可回收金額,缺少計算依據,會出現計算結果與可以回收金額數額不等的情況,擴大了資產減值的誤差,不利于準則的執行[2]。
(三)資產減值轉回與會計的真實性不符
如果按照謹慎性的原則思考,要求取消資產減值轉回,但一旦取消,就會不利于企業會計的公允性,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大多數企業在利益的導向下,不會遵守相關規定,在暗中進行計提減值,而從政府監管的角度來說,取消計提回轉有很大的必要性,能夠防止企業徇私舞弊的行為,但這種方式卻與會計的真實性相背離。
(四)金額范圍及主觀性會影響會計計算的可靠性
企業可回收資金的不確定,是計算資產減值的一個難題,這是因為市場雖然建立了價格與信息的管理機制,但內容仍有很多欠缺,會直接影響公允價格的計算,給資產減值的計提增加障礙。
四、完善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對策
(一)完善信息與資產價格市場
企業的經營經常會受信息市場與資產價格的影響,因為信息的不對稱與市場價格的不透明,讓企業的經營變得困難,而公允價值的標準也會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現在,我國對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研究仍處于初步階段,存在很多遺漏,需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保證公允價值的權威。其主要表現方式為:信息市場與資產市場的不足,會讓企業管理者找到機會,操控價格,留有操作的空間;因為企業惡意操縱資金的行為,增加了資本市場定價的不穩定因素,無法真實反映公允價值的信息,導致企業資產減值的計提缺少準確的數據[3]。
對此,政府要加大對市場資產價格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機制,通過建立信息平臺的方式,讓信息變得透明化,并根據市場整體價格的變動,明確市場定價,完善定價機制,只有如此,才能夠規范市場,創建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加大審計監督的力度
即便是統計的數據能夠為資產減值的計算提供支持,但也會受到人為的影響,就像是企業會計人員計算數值時,隨意操作,審計監管力度沒有全面落實,也就是說,他們會利用差值,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對于這種情況,監管人員要多方向的對企業進行監督,從橫向對比了解不同企業之間的差異,從縱向對比了解一個企業內資產的計算方法,彌補監督的漏洞,從根本上消除企業管理者改變企業利益的行為[4]。另外,還要加強對注冊設計師的審核,保證企業資產減值數額的真實性,所以,注冊會計師要秉承著嚴謹的工作態度,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收集企業數據,保證企業信息的全面與真實。
(三)有關信息的披露
現在,我國的會計準則中,明確標出了對資產減值相關信息的要求,但內容仍有一些疏漏,導致企業信息披露的成效不高,對此,要求在原有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補充缺少的其它內容。其一,企業資產負債表和附表中,必須明確標出資產減值準備的八點內容,其二,必須在利潤表中計算減值,并在計算結果的下方標明相關內容,比如計算的依據、影響等,其三,參考每個資產對企業的影響程度的大小或是所占的比例,對信息進行排序,再客觀、詳盡的披露。
(四)職業道德評價標準
會計職業道德標準是社會活動中,以某種標準判斷會計人員的工作是否符合規范,對會計人員的行為給以評價。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可以以職業道德為依據,分析會計人員的行為,判定其是否具有職業道德,最終讓其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如果不用職業道德對會計人員進行評判,職業道德就會失去其存在意義。
五、結語
總而言之,資產減值會計問題包括測試頻率較低,無法準確判斷資產減值的趨勢,不確定可以收回的資金金額,資產減值轉回與會計的真實性不符等,可以用完善信息與資產價格市場、加大審計監督的力度、明確有關信息披露的準則、突出職業道德評價標準的重要性四種方式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劉秀琴.關于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探討[J].現代企業,2015,04:68-69.
[2]牛向榮.關于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研究與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4,22:243-244.
[3]劉富強,張越超.關于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探討[J].化工管理,2013,18:2-3.
[4]耿煥煜.關于資產減值會計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5,Z2:213-215.
作者簡介:楊建平(1978-),女,河南駐馬店人,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