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波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我國文化事業上的不斷進步與繁榮,社會的發展對于高素質的音樂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近些年,我國高校鋼琴教育逐漸步入教育規劃的正軌中,其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陶冶學生的情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培養給你更多具有高素質的鋼琴技能人才。但是,當前我國的鋼琴教學模式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臍部相對比較晚,在教學的理念和模式等方面都相對落后。因此,對當前我國高校的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是十分必要的?;诖耍疚尼槍Ω咝d撉俳虒W模式的構建展開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構建;創新;新思考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教學觀念也在不斷的改變,對當前高校的干親教學模式都進行了新的思考,對創新高琴教學模式進行了有效的思考和構建。現代社會是一個需要人才的社會,素質教育的發展才是未來教育的正確發展方向。高校鋼琴教學是我國高校藝術教育專業的學科之一,同樣也應該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但是,很多高校在這方面還沒有意識到素質教育與鋼琴教學的融合重要性,因此,導致鋼琴教學的發展落后于其他學科的發展。因此,關注高校的鋼琴教學模式,不僅是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新要求,更是學生發展以及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需求。
一、高校鋼琴教學現狀
在當前很多的高校鋼琴教學當中,通過學生的鋼琴能力就很容易分析出來,很多學生對鋼琴技術的掌握程度呈現出一種良莠不齊的現象,特別是學生在鋼琴演奏方面對基礎技巧的掌握非常不扎實。同時,有很多學生在表演時只是對鋼琴的藝術表演進行模仿和學習,對于音樂真正內涵并沒有進行理解和掌握,導致很多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演奏中嚴重缺乏在情感上的表達。另外,還有很多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過大,導致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下,很難去主動挖掘鋼琴教學中所包含的真正藝術精華和演奏內涵等。因此,作為鋼琴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該重點關注學生在學習鋼琴過程中的主動能動性,選擇適合鋼琴教育的教學模式,進而能夠為學生更好的學習鋼琴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意義
鋼琴作品中音樂作品的演奏效果與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有較大的相關性。但在傳統的鋼琴音樂教學模式中,教師過于強調鋼琴學習的理論和技巧,對教學形式的解讀為獨創性,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相同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個性化和創新的想法往往不認可,受到老師的贊賞,這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失去了突破和創新的鋼琴音樂的熱情,使學生對鋼琴作品的能力和表現能力也將受到不利影響。鋼琴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情感的作用,與鋼琴演奏者的個人技巧聯系在一起。只有尊重學生個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指導,才能保證學生對鋼琴作品的最佳效果。
鋼琴音樂本身具有較強的創新性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墨守成規,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對鋼琴音樂教學的最終目標和意義。近年來,隨著社會文化需求的不斷增加,高校鋼琴教育水平還需要提高,這也是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只有不斷創新的鋼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鋼琴音樂人才。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世界的發展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沒有固定的東西可以進行測試,與鋼琴教學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為相互適應的教學模式的時代特征的發展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高素質的鋼琴專業人才。
三、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構建的新思考
1、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鋼琴教學模式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鋼琴教學還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即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習。筆者認為,為了適應高校藝術教學發展的時代步伐,應努力打破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學習是鋼琴學習的前提。另外,在鋼琴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更好地學習鋼琴。同時,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關注學生心理變化。當學生玩錯誤時,不要批評,而是要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錯誤,并鼓勵學生主動改正錯誤。引導學生進行鋼琴討論活動,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表達學生對鋼琴的感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
激勵和引導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內容。在傳統鋼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釋經講道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學方法固然有其優勢,那就是知識通過鋼琴和鋼琴示范法的解釋,可以讓學生掌握演奏技巧和基本理論知識。與其他音樂藝術相比,彈鋼琴對于一門專業的技術有著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一些古典鋼琴作品來說,沒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并不能完美的展現作品的意境。因此,鋼琴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建立在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鋼琴基礎知識理論和基礎技術創新的基礎不僅是鋼琴、鋼琴創新的動力源。在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基礎上,教師要激發和引導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更快掌握游戲技能。鉛不同于以往簡單的示范和模仿,而是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力去理解作品,并與之走上不同的作品之美。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每一種游戲方式的審美效果,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游戲方式。此外,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觀察能力,使學生不僅要有自己獨特的音樂觀,但也有敏銳的觀察,捕捉音樂當中所包含的美感。
3、加強教學中對音樂的設計
音樂設計實際上就是以學生的知識為基礎,遵循第二、三度音樂表演的特點,結合認知個人的音樂思想,音樂演奏風格,獨立的經驗,結合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對鋼琴和概念進行整體的把握,并符合創新鋼琴演奏的邏輯模型。這種模式要求學生自主設計音樂,這對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表現力、技能都有積極作用。這種教學模式的作用一方面,要結合音樂觸鍵、情感因素等設計理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音樂,另一方面,設計也要準確把握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情感訴求,科學地分析音樂的結構和布局。在傳統的鋼琴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一般教師對音樂,然后根據教學工作中發揮示范,然后是學生根據老師的示范模仿,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正確發揮的情況,學生練習后再修正意見。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容易使學生對教師的游戲技能、依賴心理理論等方面有所指導,另一方面也阻礙了學生的創造性和表達能力的發展。學生過分依賴教師的知識儲備,導致學生的審美能力缺乏工作和表現能力。音樂設計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鋼琴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獨特性。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代理的設計風格,然后讓學生根據對作品背景工作的理解和風格特征,然后讓學生玩的作品,然后教師和學生,發揮學生工作的討論情況和演奏技巧,學生創造和執行再根據討論的結果。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體現了靈感,探索新的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運用相關的學習工具,根據自己的演奏鋼琴或其他藝術家的經驗發揮的鋼琴音樂作品的設計版本,在鋼琴藝術生方面的潛力挖掘,啟發學生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來構建科學完整的知識框架。
4、通過創新教學活動促進模式構建
將比較新穎的活動內容融入鋼琴教學過程中,對鋼琴教學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積極的作用。比如可以邀請一些著名的鋼琴家開講座,根據自己的演奏經歷為學生講解一些鋼琴作品,此外,還可以和學生談談自己的鋼琴成長經歷和對音樂的洞察和理解。學生在聽講座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根據鋼琴演奏者的講解進行更多的演奏技巧的講解,還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所有的教學活動最終都要對鋼琴教學的實踐和運用,所以學生要在鋼琴教學中學習和運用,把課堂上的知識講解和別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在實踐中加以驗證。此外,一些理論基礎很扎實,平時演奏技巧好的學生在面對觀眾緊張和忘記曲調的時候,甚至無法完成演奏,這無疑會對學生今后的就業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去俱樂部、劇院,或一些慶典活動,在實戰中體驗,讓學生進入社會,可以從容地面對所有觀眾。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以往的鋼琴教學模式不利于大學生獨立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發展,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等方面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對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獨立的思考問題,并且在不斷的思考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有效的提升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能夠擁有更高的素質和能力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正確處理好可能會遇到的任何問題。
【參考文獻】
[1] 郭淑君. 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探微[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2015,03:116-118.
[2] 王怡瑾. 高校數字化網絡學習中心系統的構建——互聯網環境下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思考和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05:110-113.
[3] 張海蘭, 邢偉平. 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構建探討——基于會計國際化背景下能力培養的思考[J]. 財會通訊, 2015,28:40-41.
[4] 武曉婕. 構建高校思政課“自主—合作—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4,09:113-114+122.
[5] 張瑞蓉, 牛 婧. 關于地方院校鋼琴教學與本土文化結合的調研分析與建議——以山西幾所高校為例[J]. 音樂創作, 2014,07:177-180.
[6] 王 林. 建構主義觀與自組織觀的有機融合——構建高校自組織體育教學模式的思考[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6,02:112-114+126.
[7] 裘 斌, 柳國慶. “自主+合作+實踐”——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新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 寧波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2015,01:90-93.
[8] 朱 佳. 高校新型鋼琴教學模式的研究——我校數碼鋼琴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J]. 瓊州學院學報, 2014,0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