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扎努爾·艾爾肯
【摘 要】現(xiàn)代化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社會對人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持續(xù)深化,中職學校亦不斷擴大招生,但長時間以來,中職生成長的熱點始終都是飲食衛(wèi)生、身體健康、升學就業(yè)等方面問題,忽略了中職生的心理健康,亦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問題。教育工作者應深刻認識到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加強社會對中職生健康心理宣教,并增強教育力度,培養(yǎng)適應于社會發(fā)展的全新型人才。本文探討了中職德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核心,并提出了適用性應用措施,為中職德育教學的有序開展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德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思考核心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德育實效性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部分。學習是將感情與意志等方面因素結合而成的整體,可更好的適應不同環(huán)境,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以豁達的心胸處世,而這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德育中存在諸多心理教育內容,兩者具有互相重疊與交叉的部分,教師可于德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確保德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序開展。
一、營造健康的教學環(huán)境
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確保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氛圍和諧。人的心理能夠充分反映現(xiàn)實,而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與教育及教學環(huán)境息息相關。良好的教育與教學環(huán)境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內容,教師要高度重視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互相關心、幫助,使其于和諧、快樂的氛圍下學習和成長。要讓學生于良好、鮮活的文化氛圍中成長,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校園中應有其獨特的精神環(huán)境與文化氛圍。比如,學校可定期組織主題活動、學校科藝節(jié)等;組建心理咨詢室,鼓勵學生有心理問題時去心理咨詢室咨詢,盡早幫助學生處理心理問題。同時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性格與心理發(fā)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且學生知識獲得與思想品德陶冶均于家庭教育相關,家長要幫助中職生克服不良心態(tài),要了解孩子的內心,及時幫助孩子調解心態(tài),糾正孩子的不良心態(tài)。比如,教師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溝通時不用命令、訓斥的口氣,要親切的詢問學生的相關需求,多用“請說、請坐、謝謝”等類語句與學生交流,多給予學生正面教育,多表揚、鼓勵學生,避免以不恰當?shù)难哉Z挖苦學生,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樂觀的心情去學習。
二、提高教師心理輔導能力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輔導能力,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教師應具備正確的教學觀、學生觀,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各種心態(tài),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情感教育,教學工作要以情動情,營造積極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教師要善于以自身的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共鳴,學生會以此作為學習的動力,不斷激發(fā)其學習時的心理感受,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通常中職生會產生自卑卻又自尊的心理,因此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水平,給學生更多的鼓勵與關懷,有效掌握教育時機,給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與機會,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成功;并且,教師要適當?shù)慕o予學生肯定與贊許,要讓學生感受到滿足與喜悅,將學生帶出學習的誤區(qū),充分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太多的指責與批評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容易打擊到學生的信心,從而產生厭學心理,逐漸的遠離學生群體,教師要高度關注此類問題,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帶動學生。比如,學校可組織校內德育教育工作者去德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效果佳的學校學習,學習其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再根據(jù)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德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方式,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體驗
加強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體驗十分關鍵,這與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亦是社會經濟發(fā)展對現(xiàn)代學生的素質要求,同時又是現(xiàn)代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亦是教師面臨的緊迫任務。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科內容特點,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策略與方法,要讓學生愉快的學習。通常成功或是失敗都反映著學生的學習成果,亦會對學生后期的學習造成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教師要懂得運用課堂提問、練習等方式,鼓勵性評價學生的各項學習成果,依據(jù)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挫折或是失敗,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具體實施中,學生有了充分的準備時,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看法,將預習和思考后的知識、方法充分體現(xiàn)。可以提問檢查學生的自學成果。肯定給出正確答案的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如果學生思考未得到滿意的答案時,教師要先肯定其答案的正確性,但不能輕易的讓學生馬上坐下,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給學生提出不足之處;學生給出的新穎、簡潔答案,可用激勵性語言激勵學生,要讓學生體會到自豪感。教師要當好心理輔導員,掌握相應的心理學知識與指導技巧,多與學生溝通交流,鼓勵學生打開心扉,從而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體驗,指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心理健康的偏差,再根據(jù)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原理與方法,積極調解自身的心理狀況,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省、立志、實踐等方式,不斷加強其自身心理健康,再以科學的知識與方法來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比如,中職學生多伴有自卑、自輕、自賤的思想,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相關情況,為學生做相應的心理疏導,指導學生正確的對待自己的不良情緒。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人生,生活中要接受自己、悅納他人;他人批評或者贊揚自己時,要做到不被贊揚或歌頌迷失頭腦,也不會被批評與責備或者煩惱而沮喪,要于批評中總結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要對自身有著深刻的認識,不能被別人的議論淹沒,對各種不理智、不中肯的評論要泰然處之;對他人要有客觀、全面的評價,不可對人忽冷忽熱,亦不能苛刻的去要求別人做什么;要懂得“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
四、結束語
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已是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教育工作要以人為本,中職教育中德育課教學工作更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中職德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諸多,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和實踐,于實際教學中總結經驗。以良好的教學方法展開德育教學,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更好的融于德育教學中,充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學生個性正確發(fā)展,增強中職生的就業(yè)能力。本文探討了中職德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核心,并提出了適用性應用措施,包括營造健康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輔導能力,加強學生心理健康體驗,確保德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羅燕紅.試論德育課程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110):73-75.
[2]潘武鷹.淺談中職德育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7(下):15-17.
[3]陳永富.中職德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文理導航(上旬),2012(6):57-58.
[4]左妮紅,蘭珊珊.心理劇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理論,2011(8):44-46.
[5]馬怡寧.淺談學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科技資訊,2014,12(C):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