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四輩
【摘 要】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也是現代社會和文明的基石和標志。學校是誠信教育的重要陣地,培養學生“誠信”的優良品質,既可以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又使學校德育建設有突破性進展。但誠信教育在制度、內容、機制上還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不完善性,導致當前學校誠信教育水平偏低。面對新時期、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選擇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為誠信教育的突破口。
【關鍵詞】農村;初中;傳統文化;現狀調查;調查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主要表現為自己的話語體系、價值理念、思維方式、人文科學、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等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尤其在誠信方面給我們做出了表率,指明了方向。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海納百川、地承萬物的氣魄,她論述了先民對誠信的理解和要求,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為了更全面的了解農村初中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現狀,了解農村初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看法,搜集、累積農村初中學生這一目標族群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現狀的基本資料,并將調查的統計結果量化出來,歸類整理,用以指導課題組開展各項研究和教育活動,探索傳統文化對農村初中學生誠信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力求通過一系列的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賢思想的滋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誠信道德行為習慣,有效地提高農村中學生誠信的道德素質,讓學生學傳統文化,講誠信,會做人,進一步促進良好班風、校風的形成這一最終目的達成。
二、調查的方法及過程
課題組成員閱讀了大量書籍,查閱相關文獻,做了許多準備工作。采用調查法,隨機整群抽取了本校八年級三個班的學生(共計135人)做為實驗對象,采取點面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在2016年4月8日,課題組成員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與學生交流溝通,發放了問卷調查表。此次問卷共有20道相關問題,內容涉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態度、未來發展及學校教育等方面,調查結束時共收回有效問卷132份。隨后,課題組成員采用統計法,把得到的大量原始數據材料進行統計整理,并對統計結果縝密分析,反復研究,找準問題所在,尋找解決辦法,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礎上整理成文。
三、各項調查數據統計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查和對各項數據的整理,我們發現農村初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還是較高的,有近80%的學生認為自己對傳統文化是有所了解的,有75%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對自己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和促進社會的文明是有著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大多數的學生對傳統節日、民族音樂或樂器較感興趣,但對古典文學著作、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等傳統文化了解不深,大部分農村初中學生有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意愿,想要進一步學習了解。
農村初中學生的長輩中也有77.28%的是支持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這說明這些年來,盡管外來文化不斷“襲來”,但傳統文化還是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的,在農村,家長對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視的。有99.24%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對自己產生了積極的影響,96.97%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與現在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有關聯,90.15%的學生認為,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能提升農村初中學生的誠信意識。他們最希望參加的活動要求形式豐富,不僅要有傳統的一些方式方法,還要結合網絡開展系列活動,表現出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與興趣。對學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提了很多建議,如積極舉辦關于傳統文化的活動;辦傳統文化黑板報;每天播放30~40分鐘的歷史劇;參加傳統節日紀念活動;開展音樂、小品、演講等活動宣傳傳統文化;多參觀、旅游;校園廣播每天下午播放以傳統文化為主的內容;開設傳統文化課,布置傳統文化作業;開展各種比賽、知識問答等活動;開展網絡教育活動;開設傳統文化社團;請專家講座。在運用傳統文化進行誠信教育方面建議課堂上提供相關案例,教育要結合學生實際;多開展比賽等活動;讓家庭重視;樹立榜樣;搜集古人講誠信的故事、詩歌;開主題班會,舉行社會實踐活動;教科書上增加傳統文化、誠信的內容;自編自演課本劇、歷史劇;讓不誠信的人受到懲罰;設立誠信講堂;編寫圖文并茂的校本教材等。這與我們的預期完全符合,也說明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來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是一條非常有效地途徑。
四、調查報告的學術價值
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與青少年的誠信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此次調查,為課題的研究和實施奠定了基礎,便于課題組進一步改進研究的策略,安排調整今后的研究工作。并且使課題組成員進一步明確了做為初中階段的學校使命,即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應肩負起“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偉大使命,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扎根,培養更多的“有傳統文化之魂”的社會建設人才。
五、調查問卷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們為本次問卷調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不可否認的是問卷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例如條理不夠清晰,內容有些雜亂、重復;問題太多,導致完成問卷的時間太長;有些用詞過于專業化,晦澀難懂,有些問題脫離學生的認知實際,讓學生難以回答等等。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們將不斷汲取經驗教訓,力求做得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 薛紅梅.芻議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途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0(01)
[2] 陳光明.讓學生在自我教育中提升能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36)
[3] 安秋玲.論班級同伴群體交往的自我生成價值[J].全球教育展望. 2009(09)
[4] 張胤,張燕萍.對高校學生文化本真狀態的一次實證發現及其解析[J].教育與現代化. 2009(02)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二五”重點課題研究,課題名稱:傳統文化對培養農村初中學生誠信意識的策略探究,課題編號:LX2015_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