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劉承俊



摘 要:農村成人教育是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研究以黔東北民族地區為例,從成人教育資源、主題、組織形式與評價四個維度對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成人教育實施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發現農村成人教育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且與城鎮化進程呈正相關關系,但也存在系統性缺乏,“訓化”重于“教化”與社會文化教育重視不夠等問題。結合調查的實際情況,研究認為未來黔東北民族地區農村成人教育實施需加強農村成人教育專業組織建設,多渠道籌措成人教育經費,建立農村成人教育資源融合機制,重視對農村人口的文化教育。
關鍵詞:城鎮化;成人教育;民族地區
作者簡介:楊智(1982-),男,貴州沿河人,貴州師范學院貴州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貴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教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研究;劉承俊(1982-),男,貴州思南人,貴州省思南縣委辦公室,研究方向為社會教育。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城鎮化背景下西部農村成人教育組織建設研究”(編號:CKA140127),主持人:楊智。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06-0068-05
經濟條件、文化意識與人口素質等社會因素對農村成人教育的實施具有難以消除的制約作用,反之成人教育對經濟、文化與人口素質等社會要素的發展具有推動功能。黔東北民族地區屬于國家城鎮化戰略落實與扶貧攻堅的重點難點區域,盡管該區域硬件扶貧設施投入較大,但是智力幫扶相對重視不足,因此研究該地區農村成人教育實施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現實問題,以期能為該區域的智力扶貧有所裨益。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受制于經濟、文化與人口素質等社會因素的影響,該類社會因素在黔東北民族地區內部存在著區域上的差異,因此研究參照國家統計局目前使用的區劃和城鄉劃分標準[1]與黔東北民族地區城鎮化的基本現狀,相對應的調研樣本分為城鎮農村、鄉鎮中心區農村與村莊三種類型①,分析三類區域成人教育的共性與個性,并在此基礎上探索該區域成人教育實施的改進建議。
一、黔東北民族地區農村成人教育實施現狀呈現
研究主要采用類型抽樣法,在黔東北民族地區隨機抽取10個城鎮村、30個鎮區村與40個村莊展開調研,調研為期4個月,共發放問卷3012份,回收2998份,回收率99.5%,其中有效問卷2902份,有效率96.8%。調研對象包括城鎮農民804人、鎮區農民1011人、鄉村農民1087人;男性1099人,女性1803人。主要從成人教育資源、教育主題、教育組織形式與成人教育實施評價四個維度展開調查。除對象的基本情況外,問卷題目主要為多選題,答案為“否”與“是”,選“否”得0分,選“是”得1分。用Excel軟件計算每個選項的均值,并制作統計圖。
(一)黔東北民族地區成人教育資源構成現狀
資源供給是制約農村成人教育存在與否或發展是否良好的關鍵要素,黔東北民族地區經濟與文化基礎較為薄弱,農村社會自身難以滿足現代成人教育實施所需的資源,因此分析該地區農村成人教育資源的構成現狀有助于清晰地呈現農村成人教育資源的來源情況。資源構成調查主要從機構性資源、經費資源與教師資源三個方面展開。機構性資源指對農村成人教育實施進行政策、經費、基礎設施與人力等支助的機構。經費資源指農村成人教育實施的經費支出的來源。師資資源主要指農村成人教育實施的教師來源。
1.機構性資源構成現狀。農村成人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差別在于其難有穩定的經費來源,它本身屬于各管理機構與服務機構工作的構成部分,因此對農村成人教育進行資源投入的機構即屬于農村成人教育的機構性資源。根據農村社會機構與農村成人教育實施的關聯情況,該指標共設計11個選項。以前述的三種農村類型為背景變量,統計結果呈現如圖1。
縱向而言,農村成人教育機構性資源的獲取情況主要表現為城鎮農村多余鄉(鎮)中心區農村,鄉村中心區農村多余村莊。橫向而言,同類農村的成人教育機構性資源的來源分布存在著差異。村莊主要以專門的成教機構與村委為主,鄉(鎮)中心區主要以專門成教機構、科研院(校)、黨政機關、村委與金融機構等為主要的機構性資源來源,并且上述資源分布處于相對均衡狀態。城鎮農村成人教育機構性資源主要包括專門的成教機構、科研院(校)、文化機構、健康安全機構、黨政機關、村委會、金融機構與企業等。
2.學習經費的構成現狀。成人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主體,是家庭經濟的主要創收者,是否承擔學習費用是影響成人參與教育關鍵因素。學習經費承擔主體共設置7個指標,包括學員自己、工作單位、村委、黨政事業單位、社會捐助、不清楚與其他。不清楚針對的是部分參學農民不清楚誰出資的情況而設置。以村莊、鄉(鎮)中心區農村與城鎮農村為縱向比較維度,黔東北民族地區農村成人學習經費的構成現狀呈現如圖2。
縱向的維度比較而言,農村成人教育經費來源總體上呈現出城鎮農村多余鄉(鎮)中心區農村,鄉(鎮)中心區農村多余村莊。不同類型農村的成人教育經費來源存在著內部的差異。村莊主要以學員自身、村委、黨政事業單位與不清楚為主,鄉(鎮)中心區農村主要以學員自己、工作單位、村委、社會捐助為主,城鎮農村主要以學員自己、工作單位、村委、黨政事業單位與不清楚為主。通過調查,學員自己付費多用于駕照學習。
3.師資構成現狀。師資資源是農村成人教育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根據農村成人教育師資來源的實際狀況,農村成人教育師資構成情況調查主要分為八個指標,通過分析與整理,農村成人教育師資構成現狀呈現如圖3。
縱向而言,城鎮農村的師資資源比鄉(鎮)中心區農村豐富,后者比村莊師資資源豐富。橫向而言,城鎮農村的師資資源主要集中于成人教育機構、職校/科研機構與中小學,鄉(鎮)中心區的師資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小學、職校/科研機構、黨政機關與優秀的村民或同事上。村莊的師資資源因本身較為貧乏,因此分布相對較均衡,主要分布在成人教育機構、中小學、職校/科研機構、黨政機關和優秀的村民或同事幾個指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