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奎華
【內容摘要】語言最大的特性是溝通,鼓勵人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在于能夠靈活的運用等等。互動教學作為新背景下的教學手段,是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互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進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技能和素養(yǎng)的提升。可以說,適當?shù)倪\用互動教學模式對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實踐性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互動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 有效教學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為各國人民的交流搭建了橋梁,進而也促使了英語成為一些非英語國家的教育目標。目前,然而,實際上,英語在我國的開展情況不太理想,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英語語法知識的講解、解題能力的訓練等,從而使得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處于“死板”的狀態(tài),不能夠凸顯英語的語言特性。新課改一直強調:初中英語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練習的機會等等。互動教學模式作為新課改下的產物,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與其他多元體之間的互動,從根本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粗略的談一下新背景下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課堂的兩個主要對象。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導教學的一切,被動的讓學生接受知識,忽略了學生個體的發(fā)展,使得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更覺得老師是遙不可及,高人一等的,很大程度上和老師之間產生一個“代溝”,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很好的放開自己的思維,不敢主動的去參與學習,久而久之,學習英語的興趣匱乏。教師應采取一定的手段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平等的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筆者在教學中,構建一定寬松的情景進行師生互動,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以自我改變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如:在學習Where's my schoolbag ?教學內容時,筆者構建了一個“猜猜猜”的游戲,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首先,將學生的學號寫成紙條放在一個大盒子里,讓學生將自己的書包藏起來;之后,筆者讓學生進行抽簽決定找哪位學生的書包。筆者先做示范:抽到小明的學號,小明則說Where's my schoolbag?筆者則去找小明的書包,然后用英語進行描述:It's under the desk…再次,讓學生進行模仿等等。在語言上和行為動作上都與學生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平等,進而放開自我,真正的參與進來,感受英語的語言魅力,激發(fā)自我學習的潛在動力,從而為有效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二、生生互動,強化學生的英語技能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著一定的空間發(fā)展自我。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一個掌握,更多的是對英語語言的一個靈活運用,也可以說是實踐。采取生生互動能夠有效的強化學生的這方面能力,同時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分辨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學生是多向的,在師生有效互動的基礎上,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生生互動,引導學生在互動中進行思維的訓練,即: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和平臺,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開闊學生的思維途徑,產生思維的碰撞或者認知等,從而促使自我思維的鍛煉和提升。筆者在教學中,采取生生合作對話創(chuàng)編的形式來強化學生的英語技能。
如:在學習This is my sister教學內容時,筆者讓學生圍繞這個話題自由的編寫對話內容,并進行展示,諸如:Who is she? She is my sister. What's her name? Her name is…其他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個和自己的有區(qū)別,自己的對話也可以加入這些內容等等,通過互動,每個學生都能夠感受自我與他人的思維差異,進而補充自我的思維,最終實現(xiàn)了自我的一個提升。可以說,通過生生活動,讓學生思維得到鍛煉,知識得到掌握的同時,學生還能夠感受英語語言的一個交流,有助于增強自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三、生本互動,深化學生對英語的認知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本身是一個特殊體,他需要與多元化的元素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英語知識,簡單的運用英語,更重要的是掌握英語的內在,深入的掌握英語語言的真諦,諸如:表達的不同,情感的展示等等,真正意義上的將英語當做語言來看待。生本互動則是實現(xiàn)這一切的最佳手段,即:引導學生深入的走入文本,與文本內容進行對話,了解文本創(chuàng)作的意義和價值,促使自我情感與語言的融合等,深化學生對英語的認知。筆者在教學中,鑒于英語教材內容的豐富性,筆者鼓勵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創(chuàng)作短劇、小品、歌劇、話劇等,并進行表。
如:在學習Detective stories教學內容時,筆者讓學生將其改編成為自己喜歡的表演體進行表演,諸如:有的學生將其改編成為“電視劇情節(jié)”表演破案;有的則將其改編成為話劇進行演示、還原文本內容等等。無論是哪種形式表演都需要學生個體深入的去閱讀文本,并就自我的情感融合程度進行改編,側寫等,升華學生對英語的學習。
總的來說,新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是創(chuàng)新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學內容需要,基于學生的角度去構思教學互動,引導學生與其他原體的互動、交流等,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金璇. 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蘇州大學,2015.
[2] 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
(作者單位:江西省寧都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