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明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溝通;作用;技巧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4—0039—01
初中時期是學生從小學學習過渡到中學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更是青少年叛逆心理極易出現的時期。處于這個時期的學生,其心理與心智還未成熟,對事物的認知不夠全面,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極容易走上歧路。因此,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顯得尤為重要。初中班主任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更要關注學生的生活與思想,在對學生開展教育工作時,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學生家長以及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力度,以綜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溝通的作用
1. 充分了解學生。班主任只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性格,充分了解學生。當班主任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后,就能對學生的行為有一個大概的掌控,當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也能及時作出適當的處理。并且,班主任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為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計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從班級建設來說,班主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有效改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利于促進班級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
2. 贏得家長的理解與配合。班主任與學生家長進行有益的溝通,不僅能避免學生家長與班主任之間因針對學生的教育問題而產生的誤會,也能使家長感受到班主任對學生的重視,從而贏得學生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支持理解與配合。班主任還可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家庭教育,使得家長對學生的影響作用得到完全發揮。此外,與學生家長相互交流,也會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滿足初中階段學生的被關注心理,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教育、引導、影響學生,給學生帶來更多生命里的寶貴財富。
3. 促進任課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班主任積極主動地與班級任課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便于了解學生各學科的學習情況與學生在不同老師面前的表現情況。由于大多數學生在班主任面前都比較老實,所以,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也為了減小班主任對學生認識的偏差,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必不可少。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溝通技巧
1. 與學生溝通時的技巧。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與心智還未成熟,且學生的好勝心與自尊心較強,有完全的自我意識,所以,班主任在進行教育工作、與學生溝通交流時,應采取鼓勵式教育的方法。一味地批評打壓學生不僅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同時,班主任應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不理想而對學生產生偏見。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優點與長處,作為班主任,更應該發現學生獨特的一面,尋找學生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影響并引導學生發展成一個積極開朗、努力上進的人。此外,班主任還應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了解學生的心理,并尊重學生的想法。當發現學生出現偏激行為或是思想扭曲時,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發現問題的關鍵點所在,并采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干預學生的行為,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
2. 與家長溝通時的技巧。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家庭教育會給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帶來十分深遠的影響,所以,班主任必須與學生家長保持適當的溝通聯系。班主任可以通過與家長交流而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比如學生的家庭結構、家庭成員以及家庭環境等,班主任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才能為學生提供更為恰當的教學引導。班主任在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應時刻注意自身的職業形象,使家長對教師產生信賴感與認同感。同時,在溝通交流過程中,班主任要保持良好的體態與溫柔的語言,尊重家長的感受,切忌在家長面前一味地批評學生。當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可以先征求家長的意見,為自己樹立一個真誠民主的形象,從而使家長更能配合教師的各項管理工作。
3. 與任課教師溝通時的技巧。班主任不能僅僅依靠成績單來了解自己班級學生的各個科目的情況,而是要加強與各任課老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只有通過其他老師的反饋,班主任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學生的上課情況、聽課認真程度、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班主任在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時,要注重傾聽其他教師的意見,與任課教師分享自己管理學生的經驗,促進學生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此外,教師與班主任之間出現不同意見時,班主任也應學會求同存異,并主動與任課教師分享本班學生的趣事,增加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好感,進而促進雙方工作的順利、和諧進行。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