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芝娟
【關鍵詞】 物理教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4—0087—01
所謂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動手操作,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正是基于這一教學理念,探討了如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進行探究式教學。
一、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課堂的構建
1. 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環節的設計。高中物理實驗往往比較簡單,這是因為對于很多的物理條件都進行了理想化,要想在實際中進行驗證,還需要進行大膽假設。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可以自由設計自己的討論方案,并通過一系列假設和簡化,驗證實驗的結果。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應當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起來。對于這類豐富的物理現象,要鼓勵學生在探究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并進行有依據的科學推理,之后和同學進行充分闡述和辯論,最終抽象出物理知識。
2. 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只是理論學習的一種輔助,相關的評價體系也沒有真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只關注實驗結果,忽視了實驗過程的重要性是傳統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的固有弊端。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探究水平,一種新型的實驗評價體系亟待建立,這種評價體系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取得一個比較理想的實驗結果固然重要,但是在實驗的整個操作過程中學生是否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推理能力和縝密的思維能力,也是教師評價時需要關注的。這種評價模式不僅僅是對學生過去階段表現水平的一個評價,更重要的是激勵學生繼續學習。
3. 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探究式實驗教學在推動學生物理水平提高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它不僅僅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能起到促進作用,還對相關的實驗儀器操作、物理原理的推導以及基本的實驗技能的培養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課堂的實踐
1. 物理定律和現象的驗證。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的大部分任務是驗證所學的物理定理,解釋相關的物理現象,目的在于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知道知識的來由。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現象”的相關實驗中,學生需要對演示的電磁實驗現象進行仔細觀察,發現其中的實驗原理和內在的規律,并用自己的語言對電磁實驗結果和現象進行總結。教師應該選用一些容易操作的簡單模型進行展示,并鼓勵學生仔細地進行觀察,期間可以試著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并將學生關注的重點轉移到課程內容的學習上來。通過觀察以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教師講清楚了基本的實驗儀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并歸納實驗現象。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如,在“電磁感應”實驗中,可以提出問題,有哪些實驗條件的變化會對磁通量的改變產生影響?
2. 物理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而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的最理想狀態就是將所學的物理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靈活地展現出來。因此,進行探究式實驗教學時,要將物理實驗、物理知識和生活中的事物緊密結合。通過做實驗,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要掌握一些發電機、變壓器等儀器的使用方法。例如,在學習“變壓器原理”的教學當中,對相關的實驗進行簡單演示,并安排學生仔細觀察簡單的變壓器模型,使其掌握變壓器的各種結構和相應的用途。之后將變壓器的原線圈和副線圈和生活中的照明燈泡連接在一起,讓學生觀察發電的過程中燈泡的亮度變化情況。學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發現,燈泡不僅能亮,而且進行不同的操作可以讓燈泡的亮度進行改變。讓學生用之前學習過的物理知識來解釋這個現象,就實現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