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
摘要:高等院校作為我國高素質人才培養重要基地,其教育質量直接影響到未來的國民素質水平。在當前社會快速進步背景下,社會對高素質人才需求度逐漸提升,相應的對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發展,生源不斷擴招,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發滿足實際教學需求,應用分層次教學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學習中,在學習到更多專業知識的同時,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由此,本文主要就醫學院校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模式進行探究,結合實際情況,尋求合理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醫學院校;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學習素養
O13-4
高等教育擴招政策的不斷推行,生源不斷擴大,相應的人才傳統的精英教育逐漸轉變為大眾化教育,相應的對高等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主要是為了向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應用型人才,同時謀求公安等院校的自身發展。但是,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學生的素質水平卻隨之下降,這一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在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的前提下,實現精英意識的回歸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在醫學院校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次教學顯著的尤為重要,有助于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由此看來,加強醫學院校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模式研究是尤為必要的,有助于為后續教學改革提供更多的參考意見。
一、醫學高等數學教學現狀
高等數學作為醫學院校中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些年來,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了顯著的改善,但是課程設置上仍然沿襲以往的教學模式,分專業開設,集體授課,這種教學方式在當前的高等教育環境下存在的局限性愈加突出。
(一)醫學專業設置多樣化,教學模式單一
就當前我國醫學院校課程設置現狀來看,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尤其是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嚴重影響到高等數學教學成效。改革開放以來,人均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對于醫療健康重視程度逐漸提升,醫學專業人才在社會市場上的需求逐漸反映在醫學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面[1]。高等醫學院校在專業設置方面,主要包括醫學類專業、相關醫學專業和非醫學類專業,其中涵蓋的專業內容交廣,尤其是隨著高校擴招以來,相關醫學類專業人數明顯增加。此外,醫學院高等數學教學中,多數是以教師為中心,這樣就很難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盡管很多院校采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活動開展,但是仍然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二)醫學生擇業功利化,高等數學重視度偏低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上的一些功利意識逐漸滲透到醫學生的擇業動機上,由于醫學生自身期望工作薪酬較高,所以在畢業后更加傾向于留在大城市工作,不愿意前往一些對醫療人員需求度更高的鄉鎮地區就業,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就業壓力,出現了供求雙方的地域性矛盾[2]。
而在醫學院高等數學教學中,由于知識過于抽象和復雜,學習難度較大。尤其是在醫學院校中,學生自身過于強烈的醫學專業醫師,導致對高等數學理論性知識學習感到十分抵觸,興趣不高,認為同醫學專業并未明顯的聯系,長此以往導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學習成效偏低。
(三)醫學生評價體系不完善,高等數學考核局限
醫學院校為了能夠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主要是從學生未來發展角度進行評價,在注重專業知識講述的同事,還需要注重學生專業素養和道德品質的培養,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人文素質,身心健康成長。在高等數學教學中,作為一門必修課,主要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這就導致評價過于局限,難以對學生綜合學習情況進行了解。
二、醫學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對策
(一)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
醫學院校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不同學生自身的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存在一定差別,而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習水平來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能夠在原有學習水平上進一步獲得發展[3]。基于此,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成效,培養學生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
(二)兼顧學生擇業傾向,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次教學模式需要突出學生主體,結合學生的學習愛好和個性化學習差異,有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其中,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了解到內在需要,成為數學學習的動力支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人意愿、數學基礎和專業方向,分層次設置教學內容[4]。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1)學生除了在傳授數學內容以外,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站在更高層次的教學上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養成良好數學素養。通過組織比賽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2)注重數學基本知識和技巧的傳授,提升學生數學思想和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通過參與型和體驗型教學方法。(3)注重數學文化思想傳播,除了傳授基本數學內容以外,還應該培養學生高等數學知識應用和技能,為后續學習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三)分層次評價,提升就業競爭力
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不應該局限在專業考試內容上,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完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分層次考核,選擇而不同的考核方式,更為全面的了解學生綜合素質情況。
綜上所述,在醫學院校高等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次教學方法主要是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傳授理論知識同時,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獲得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平基,孟曉諭.分層次教學在醫學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2,21(1):115-117.
[2]李超,盧景.醫學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一點思考[J].科技信息,2012,12(23):158.
[3]楊孝平,劉德欽,米少君等.本科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深入思考與實踐[J].大學數學,2013,19(6):27-31.
[4]史立楠,趙晨霞,曲博超等.大學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深入思考與實踐[J].華章,2013,21(26):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