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龍
摘要:創新素質來自良好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才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階段。物理科學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素質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物理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提升他們的創新素質。只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關鍵核心。
關鍵詞:物理教學;初中物理;創新思維;創新素質;創新意識
G633.7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經濟已經進入了轉型期,目前社會發展需要的是高素質、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可以說未來創新決定了發展。而擁有強盛創新力量的人才離不開從小的創新培養、離不開基礎教育。物理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這個趨勢,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作為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在教學中既要做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法的傳授教學,也要同時把握好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創新能力的提升。接下來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筆者簡單談一下個人的看法和見解。
一、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對于客觀事物用新的角度去思考、去認識反映在人腦中就稱之為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開啟創新思維的原點。連意識都沒有的話,更談不上創新了。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過程中一直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物理學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點燃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再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又意識的滲透和傳播創新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靈感”,啟動學生的創新機制。
1.了解所學與科技發展的關系,讓學生愛上物理創新。
如講聲音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制成的超聲導盲儀、倒車雷達以及sonar系統等等。我們可以利用sonar系統來探知海洋的深度并繪制海底地形圖。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聲音的傳播途徑,來解決噪音問題,如摩托車的消音器,工廠的防噪音耳罩等等,都是切斷了噪音來源或傳播途徑,減少了噪音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學習物質結構時我們可以介紹應用納米技術于生活,在衣物中添加納米微粒除味殺菌,加入金屬納米微粒與衣物就可消除靜電現象。含有納米微粒的建筑材料,還可以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紫外線。應用于醫學領域,未來或許可以制造納米機器人,對人們進行全身健康檢查,疏通血栓,清除脂肪沉積物,吞噬病菌,殺死癌細胞和監視體內的病變等等。
2.采用多元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評價學生的標準就是單純的按照成績、或者是對于教師所教授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來判斷的。學生如果能夠按照教師提供的思路和解題方法答題,那么就是好好學習的學生,如果不能或者采取其他思路或方法就是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這些都是錯誤的,有失公正的評價標準,十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這種價值體系,讓學生不敢創新,不敢獨立思考,沒有求新求異地動力和助力。我們要設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只要學生有微小的進步,無論是學習態度、學習主動性還是學習成績方面,我們都要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尤其是學生能夠從不同及角度思考問題,或是質疑答案時,不管正確與否,我們都要適時的予以表揚,加以引導,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素質的內核,關鍵核心部位就是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學生光有創新意識是不夠的,創新意識只能是一個起點,一個開關,最終是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努力,來培養良好創造性思維的。教師要在設置疑問、引導鼓勵方面多動腦筋,學生則要積極思考,敢于求變,勇于創新,打破常規。
首先,我們可以在設問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如在學習慣性時,我們要了解慣性的概念和作用,除了講授性學習外,我們也可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問學生如果沒有慣性物體將會怎樣,物體間的引力能不能直接轉化為動力等等,這樣將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相結合,既能開闊學生思路,也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其次,我們可以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訓練學生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如一列長300m的火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通過1200m長的隧道,求這列火車穿過隧道所需要的時間。我們可以根據這道題衍生出幾種變式:給出時間,給出速度,求路程或者給出時間,給出路程,求速度。此外,我們還可以追加提問火車通過路基旁的電線桿需多長時間,這時的路程其實就是火車的車長。這些題目考查的都是時間、速度與路程這些知識點,但是不同的變式,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再如有一只小燈泡,它正常發光時燈絲的電阻是8.3Ω,正常工作時的電壓是2.5V。如果我們只有電壓為6V的電源,要使小燈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聯一個多大的電阻?我們可以先求I燈,再求串聯電阻的電壓Ux,最后用Rx=Ux/I得出Rx=11.7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究該題的其他解法。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如我們還可以先求I燈,再求R總,后用Rx=R總-R燈求解。此外,我們也能啟發學生回憶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得出其他解題思路:U燈/R燈=Ux/Rx;或由串聯電壓分配求解U燈/ Ux= R燈/ Rx等解法。
總而言之,在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多動腦筋,恰當的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如演變模型、減少條件、隱含因素、錯誤條件等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刺激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教師要知道,學生的創新素質不是一天兩天,短期內能夠見到效果的,是需要我們長期不斷的培養和激發的,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而我們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放松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思維和能力的腳步。要想學生能夠獲得全方面的發展,教師一定要下苦功夫,努力鉆研、不斷學習。
參考文獻:
[1]岳樹珍.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內蒙古煤炭經濟,2001,(03).
[2]李振偉.淺談中職物理教學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科技經濟市場,2006,(08).
[3]陳娟.對物理教學中學生科技創新意識的培養,考試周刊,2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