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鵬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學習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5—0109—01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且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學習入門的先導,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培養興趣是激發學習動機的重要手段,學生對數學有了興趣就會為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廣大數學教師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小學生年齡小,他們普遍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筆者是這樣做的: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支持,對學生的良好行為或做得好的地方,及時給予贊許;對學生困惑的或者難以解決的問題,及時給予恰當指導與講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好奇心,才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也才能讓他們在不斷地學習與探索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同時還能使他們擁有不怕難、不怕累的學習精神,進而為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的大環境。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筆者認為要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教師,而喜歡教師講授的科目,故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筆者是這樣做的:首先,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和學生做朋友,及時和學生溝通交流,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采取激勵策略,在教學中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適時表揚激勵,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要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情感問題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教與學是師生雙方的事,這種高級思維活動的交流,沒有一個相互融洽、相互尊重的情感,就不會有默契的配合。愛,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當學生體會到了教師是真心實意地愛護他,為他操心時,他們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講述的道理、傳授的知識,都會產生積極的傾向并且自覺地接受。因此,教師要重視情感教育。最后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關心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常常出現的疑難問題和情緒變化,教師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愛心,采取因人而異的“傾斜之策”。
三、重視動手操作活動的開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實踐證明,多動手操作能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開發學生智力,讓他們積極地動手、動腦。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教師讓學生動手剪一剪、拼一拼,讓他們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實踐證明,這樣的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領會知識的更新與前后聯系,使其學得輕松愉快,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了他們戰勝困難的決心,使其在動手、動口、動腦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
在新知識教學之初創設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在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教學內容特點的基礎上,適時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知識,提升能力。
例如,教學“商不變的性質”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故事情境:花果山上住著一群猴子,一天猴王給小猴們分桃子。猴王說:“6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小猴吃。”小猴們連連搖搖頭說:“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說:“好!給你60個桃子,平均分給30只猴子,怎么樣?”小猴們還是得寸進尺,試探地說:“大王,再多給點行嗎?”猴王一聽,想了一想,一拍桌子,顯得很慷慨大度的樣子說:“那好吧!給你們600個桃子,平均分給300只猴子,你們總滿意了吧?”小猴子覺得占了個大便宜,高興地笑了,猴王也笑了。聽完了故事,學生也笑了,這時筆者趁機說:“你們說,誰是聰明的一笑?為什么?”這時,學生就會列出算式:=2,=2,=2,之后,筆者繼續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分析,從而發現“商不變性質”的奧妙。
總之,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小學生數學學習十分重要,是學好這門功課的重要前提。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當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才能落到實處。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