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翩翩
摘要:現代語文教學的核心其實是作文教學。作文教學直接體現了一個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并且在現代考試中,作文占據的分值十分的大,所以在現代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尤其強調作文教學。而農村因為經濟發展和政策等原因的影響,其教育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弱,但是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農村初中作文教學可以將素材問題作為提升教學質量的突破口。
關鍵詞:素材問題;作文教學;突破口
在現代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尋找教學的優勢。和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的語文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生和生活離得更近,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好這一優勢進行教學,尤其是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到生活中去,通過生活去積累經驗,學習生活,這樣學生就可以積攢下大量的素材,以供日后進行使用。在現代農村初中地區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思考,如何才能夠科學的利用好這一優勢進行教學。
1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田野,感受大自然的真實之美,帶領學生仔細觀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以及山水田石、日月星辰等,發現大自然的秘密,感受大自然萬物消長之規律,這樣在寫作時自然而然就會迸發出內心的贊嘆之聲。其次,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農村的風土人情。廣大農村中一些地方都有著源遠流長的獨特文化和民俗風情,比如,邵陽就有壽宴或婚喪時演出一場花鼓戲的習俗。戲曲粗獷爽朗,有時還串有插諢打科,令人捧腹,地方色彩濃郁,學生平時在看中多思考也能從中發現一些生活的真諦。最后,鼓勵學生參與勞動實踐,感受勞動之美。要求學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在親手實踐中體驗生活,感受勞動的酸甜苦辣,這樣也能寫出反映真實生活、流露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2體驗純美鄉情,在社會活動中了解民俗
農村有著流傳已久的鄉土文化、約定俗成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如除夕的煙花爛漫、春節的拜年走親、清明節掃墓拜墳、端午節的粽子飄香、中秋節的一家團圓、公期祭祖、男婚女嫁、移風易俗……帶給學生們許多歡樂?!斑h親不如近鄰”的和睦相處之情、勤儉節約之風、吃苦耐勞之德……都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們。這些方面生動的事例層出不窮,活生生地發生在同學們的身邊。像我們漢中洋縣,一年一度的春節、萬家團圓的中秋節、古樸厚重的蔡倫文化節,萬畝飄香的梨花節……無不帶給同學們許多歡樂,這些都是同學們喜聞樂道的,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題材,教師要善于抓住契機。
3選取典型素材,寫作角度獨特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花大力氣去搜集一些典型的人和事,在大量的閱讀中搜集積累,認真地比較分析。在平常要多讀書、看報,開拓自己視野、了解時代信息、把握時代脈搏。學習一些優美文章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背誦一些好的開頭結尾,好的排比句及名言警句等,為自己今后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讓學生多看《中考滿分作文》,讓他們學習里面一些有價值的內容,這是作文素材的珍貴來源。每次寫作練習,我都會有意識地將一些新穎、精彩的材料向學生講解分析,有時甚至用多媒體進行展示。我總是要求我的學生試著將這些名人事跡和名篇名句加以運用,選擇一個獨特的角度。
例如,引導學生以“平凡”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面對平凡超越平凡,開創新的人生境界,要寫出平凡中的真情。其次,內容要豐富,思路要開闊,選取一些典型的素材??梢耘e出一些例子,如掏糞工人時傳祥,“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凈”,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被評為全國勞模,受到黨和領導人多次接見。又如魏書生始終是一名敬業的教師,他一直在兢兢業業地教書、孜孜不倦地育人、勤勤懇懇地研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為一名全國模范教師。
4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一本寶貴的“課外書”
很多人認為,把教材說成是“課外書”是不恰當的,因為它本身就不是課外書。在多數語文教師的眼里,教材就是教材,作文書才有利于學生收集。其實不然,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就有很多有借鑒價值的作文素材。另外,加上在我國邊疆偏遠山村,這些地區地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文化水平與內陸地區差距很大,絕大部分學生家庭是貧困的,想要他們購課外書幾乎是不可能的,學生手里的書最多的就只是他們的課本,所以,把我們的語文課本說成是課外書,實際上是很貼切的。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的教材里就有很多作文素材,《傷仲永》這篇課文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素材,語文教師在講解課文時,應該有意識地告訴學生,這不僅是一篇重要的文言文閱讀課文,并且可以在作文中引用方仲永的例子,這樣,作文就不會空洞。
5觀察自然,描寫景物
羅丹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大自然的美景歷來是各代文人騷客贊美、抒發美好情懷的對象。農村田野風光是非常美麗的,這是學生觀景、寫景極好的題材資源。春天,油菜花開了,金黃的一片,好像為大地披上了一條黃地毯;夏天,桃子、西瓜、菜瓜熟了,圓的、長的、紅的、紫的,色香味俱全;秋天,棉花像下了一場大雪,一派豐收景象;冬天,各種植物稈兒在地里放哨,卷心菜、小青菜等綠油油一大片。它們各具風韻,它們的形狀、色彩、生長過程又各具特點,隨著農時變化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身在農村的學生本應占有這份獨特的資源,讓大自然的美景融進自己的作文中,就像一幅只用色彩渲染而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在字里行間處處流淌。學生欣賞這些大自然美麗的畫卷,陶冶了情操,捕捉到豐富多彩的作文素材,一舉兩得。
總結:在現代農村初中地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尤其強調作文教學的重要性,通過作文教學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素材問題可以作文提升作文教學質量的突破口,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尋找到最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方法,找到現代作文教學的方法。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被打破,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