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俊鷹 劉儀風
摘要:本文對目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汽修專業教學團隊建設、運行機制、課程教學團隊教學實踐的進行調查研究,運用典型案例理論聯系實際,從案例中找出專業教學團隊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并運用相關理論解決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有效的優化途徑和措施,以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研討和經驗交流,獲得優秀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團隊;教學實施;問題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與日俱增,汽車后市場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要想滿足市場要求,高職院校如何組織教學團隊有效進行教學實踐,成為一個關鍵問題,對課程教學團隊教學實施中的問題的探討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國外,教師的團隊工作是推進課程教學的重要方式。西方學者提倡教師在共同的工作中形成伙伴關系,通過共同研學,示范教學以及有系統地教學練習和回饋等方式,學習和改進彼此的教學策略,逐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國在2006年后,在政策指引下積極開展教學團隊建設工作,并做出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實際上當前更應該開始把研究視點及重點放到教學團隊的教學實踐上來,更應該注重課程教學團隊的教學實施。
高職院校專業教學團隊是以提高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目標,由具備某一專業或某一課程知識的教學能力互補、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師組成的、團隊協作共同承擔責任的高職院校教學實踐群體。其類型應融合理論實踐教學于一體,在系(分院)專業群大類下,以專業、課程、班級進行更為細致微觀的分類,可以有效解決職業院校在教學實施中教師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科研能力差得問題,并促進教師能力提升和推動基于工作工程的教學模式,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以培養企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職業教育的指向是明確的,調查結果顯示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兩項的要求始終居于前列,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求校園與企業管理文化的“無縫”對接,而我院專業教學團隊中技能人才的不足和結構的不合理遠不能滿足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需要,實訓車間的“學徒制”,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徒制”,所以何種結構的教學團隊能有效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我們認為這是教學團隊實施教學的第二個關鍵問題,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應能有效整合現有人力資源,實現成員能力互補,解決教學改革中師資問題,達到合作發展,尤其是專業技術能力的提高。根據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團隊現狀的調研,進一步優化團隊規模與結構,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調研在教學團隊教學實施中的第三個問題是觀念問題,原來職業院校教研室體系,教師成為教學科研的個體,思維需要進一步開放,這嚴重阻礙了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和作用發揮。職業教育的跨界性,導致教師團隊必然是跨界的,教師個人的職業性薄弱時,班級某課程微教學團隊可以通過不同能力的教師互補為教學組,從而實現跨界,同時把不同能力教師發揮到極致,不造成資源浪費。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服務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團隊實際情況是:汽車服務院從上到下設置學院、教學管理中心、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2個專業共用1個教學團隊,形成教學管理統籌,專業帶頭人、學術與教學骨干為核心的專兼結合教學梯隊,在團隊內資源共享。在對實際教學實施情況了解中,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或青年教師的培養上也就是每年按指標參加省培或國培,所以最后一個問題依然是教學團隊中教師的培養問題,其重點還是應放在帶頭人、骨干教師的雙師能力的培養上,除積極參加省培、國培外,還要積極探索各種校內外培訓與合作形式,在合作中共同提高。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優化:
1.完善帶頭人制度,要通過一定的考核和標準進行選拔,注意專兼結合,同時制定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的培養制度和與之配套的考核制度,進一步提高培養水平。注重引進和聘請,并讓專業課教師到國內外知名院校、企業及科研院所進修學習成為常態,力爭培養出“白領技師”型專業帶頭人。校內專任教師專業帶頭人,側重于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實訓條件建設、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培養,企業引進2名高級技師,具有本專業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掌握本行業發展方向和專業前沿技術的專業帶頭人,側重于專業建設、實訓條件建設、校企合作、技術開發等方面的培養,使二者之間形成優勢互補,成為專業領軍人物,帶領教學團隊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帶動專業及專業群的整體可持續性發展。
2.骨干教師的培養。教學團隊“雙骨干教師”機制需逐步建立,應積極聘請企業技術和管理骨干擔當兼職骨干教師。同時除參加外,應積極通過參加專業進修、企業實踐、科研及學術交流術等方式,積極選送教師赴美國、德國、香港等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培訓與考察,使骨干教師能出色完成教學任務,能課程和教學資源課件的開發,能參與科研項目與教材的編寫。造就一批職業道德優良、教學能力強、實踐技能過硬的骨干教師隊伍,使其成為教學、課程開發、教材建設、教學資源建設的中堅力量。
3.完善兼職教師的培養與引入制度。力求建立培養一支崇尚師德,會做能教、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建立專兼教師雙向交流、雙向培育機制,實現校企雙方共同培養,提高兼職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及技術服務水平,同時應適度提高兼職教師課酬,制訂科學、客觀、量化的兼職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激勵兼職教師積極參與職業能力分析、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教學。
教學團隊建設不是一蹴而就,在教學團隊實施中,上述四個問題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深入會越來越被重視,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問題,如:團隊教學中工作量分配不均、相互的溝通協調不夠等,這些看似微小的問題也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同樣教學組教學也只是近似“學徒制教學”,工作過程化的教學團隊依然受到條件限制,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