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小莉
摘要: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段、認知能力等一些原因,導致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數學綜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如何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教學難題。本文就筆者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情境化教學的一些經驗,談談筆者的幾點看法望拋磚引玉。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情境 方法探究
情境教學是近現代才提出的高效教學理念,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將情境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符合學生興趣特點的教學情境創設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年齡段小自制能力差,對于教師傳統枯燥的知識點教學往往不能夠提起學習的興趣,采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創造性的將存在于學生身邊的事物進行整理,將學生的生活經驗進和數學知識點相結合,讓學生切身的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存在于身邊。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點學習的欲望,使學生看到數學知識點的潛在價值。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開展情境教學,能夠轉變傳統的枯燥知識點的講解,使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具趣味性,引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往往對學生采用枯燥的理論性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很容易使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學生的學習往往達不到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通過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具有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學生在符合自己實際的教學情境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在學習時緊緊跟隨教師的腳步來解答問題,分析問題,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究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應當根據教學課程的總體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的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等方式完成教師的學習任務?!边@就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之中,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創設符合學生興趣特點和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充滿著趣味性和生活氣息的環境中思考探究。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多的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來,優化著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技術生動的影像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為生活化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數學知識點是紛繁駁雜的,很多知識點是教師不能夠通過口述和板書表達出來的,致使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掌握知識點。但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把知識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使知識點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讓學生轉動自的思維,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學習和探究。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生活化的情境創設,如在教學《比例》這一知識點時,筆者會將課前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播放給學生看,課件中首先出現學校然后學校的比例變小出現城市,讓學生看到學校在城市中只占米粒大小,接著城市的比例繼續變小出現我國的地圖,這時學生已經看不到學校了。這是學生們的注意力都被聲情并茂的多媒體課件所吸引,教師就可以適時的進行新課導入了,對學生提出為什么我們學校在國家地圖上看不到那?一石激起千層漣漪,教師的提問瞬間引燃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學生們都積極的參與到了問題的討論中來。
三、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充滿了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數學教師在進行班級教學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很多小學生在學習中雖然坐在課堂中,但是學生的思緒還停留在操場的游戲中,針對學生出現的這種情況,筆者在教學中對學生采用趣味性的情境創設,通過充滿趣味性的情境教學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玩游戲是所有學生的天性,如果通過將數學知識和游戲相結合那么就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使學生形成愛學、樂學的學習態度。如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法則時,筆者會通過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教學進行趣味性的情境創設,事先準備0至9十張數字卡片,并從班級中選出12名學生,將十張數字卡片分別貼在10個學生身上,這十名學生為小雞,余下的兩個學生為老鷹和母雞,教師隨意說出15,那么老鷹就要運用學到的運算法則進行計算,找到哪幾個數字進行計算能夠得到15,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運算結果去捉對應的小雞。通過這種充滿這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能夠自然而然的引出必然發生的事件,不僅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數學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四、創設思考性的問題情境
“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苯處煹娜蝿站褪且獮閷W生創設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觸景生疑”進而產生思考,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探究,把握數學問題的實質,發現問題產生的規律,掌握數學的解題思想。
如在教學“小數的性質”這一知識點時,筆者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直接出示教材例題的教學方法,而是在黑板上板書了1、10、100三個數,并對學生進行提問,誰能夠使這三個數相等?在經過短暫的思考后有一個學生積極的回答道:“1元=10角=100分,”其他學生受到該生的啟發也都積極的回答“1米=10分米=100厘米?!边@時筆者接著提出誰能夠將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轉變成以米為單位的等式?這時學生的思維都非常的活躍,很快的給出了0.1米=0.10米=0.100米。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出小數的知識點,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出小數的性質。
總之,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奠基階段,這一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關系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數學教師要積極的采用情境教學的課堂教學方法,創設符合學生興趣特點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孫德科.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創建有效的問題情境[J].考試周刊,2016,(98).
[2]薛立萍.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祖國,2016,(22).
[3]鄢兵.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新課程,2016,(09).
(作者單位:湖南省漣源市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