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文娟+張蕾
摘要: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說過:學習中最重要的兩樣東西便是:信心與合作。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小學課堂中,課堂正發生著可喜的變化。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不僅影響著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析在"合作--探究"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 合作探究 學習習慣
常言道: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對未來的發展有著莫大的影響。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僅僅依靠單純的記憶與模仿,動手實踐、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課標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從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出發,致力于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發展,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與教研實踐,淺析“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思考。
一、“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特點與作用
作為一種重視學習過程,重視發現、參與的新型學習方式,“合作——探究”旨在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探究中互動,在互動中提高,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不竭源泉。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過于注重結果及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如同一個黑盒子般,學生無法體驗發現、探究、創造的過程,誤以為數學就是那些枯燥定理和公式的堆砌,學習就是記憶和模仿,致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敬而遠之。“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過程,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重走”數學家的發現之旅,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將數學中鮮活的一面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激情,充滿信心;如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學生在思維習慣、知識能力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夠滿足差異化教學,為因材施教創造良好的條件。使學生的技能、知識和情感在交流互動同得以提升,個性才能得以展現和張揚,是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建立高效課堂
(一)課堂前置,認真預習
筆者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成績、性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出發,建立數學合作學習小組,小組人數控制在6人左右,成員涵蓋不同層次的學生。每位成員在組內承擔著一定角色,一段時間后會將角色互換,使每位成員都能在不同角色上的到鍛煉和提升。當前很多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做的不夠好,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我將課堂知識前置。根據課程的推進,對學生的預習提出一下三個要求:首先,認真學習教材,盡量弄懂、弄清例題;其次,做課后配套的習題;最后,提出自己的疑惑。在新課講解中,我會隨機抽取小組進行講解,例如,A小組對知識點2進行講解,D小組對例題5的求解過程進行講解等。對于配套習題,各小組組內通過交流會得出一份答案,隨后我讓各小組將自己小組得出的答案寫在黑板上,相互進行參照和對比。在以往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于教師過于尊崇,只要教師說的,那便一定是對的,即使有異議也不敢提出來,所以我引導學對于有異議的地方進行交流、探究。一些知識是越辯越明的,交流、探究的過程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相關知識點。
(二)發現實踐,學以致用
數學是一門“活躍”的學科,它并不是那鉛印的書本,而是源自于我們的生活且圍繞在我們身邊。所以,數學源自于實踐,更要走向實踐。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教師從教材內容出發,創設條件,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開展合作探究學習,在生活中發現、關注數學問題,主動地進行合作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例如:以班級活動為背景,在匡算經費的額度內,要求學生對所需氣球、彩帶、零食、小吃等物品的價格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制作成表格,要求各小組給出相應的購買方案,最后從費用、滿意度兩方面對各方案進行評比,選出符合要求的一種或幾種方案加以鼓勵。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引導學生將合作探究學習延伸至課外生活中,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三)交流歸納,深化理解
交流歸納指學生在組內或班級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和過程,通過討論分析屆時知識規律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升交往能力。教師要注重學生交流習慣的培養,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交往時要尊重他人,他人發言時要認真傾聽,不隨意打斷他人的發言,針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要有自己的見解。在自己講時聲音洪亮、調理清晰且突出重點。學會體會他人的情感,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能力及習慣的形成和發展于學生的學習中,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從實際學情出發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將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個學生思考、討論、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將“合作——探究”學習落到實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桓臺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