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摘要: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經濟狀況的不斷提升,教育模式也隨著現實的發展狀況在不斷改變。學會對音樂的欣賞不僅可以提升人們的創造能力,還可以實現自身個性能力的展現于發展,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推動歷史發展的年輪,小學生處于音樂學習的黃金時期,在該時期中進行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有十分有利的推動。本文以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進行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學生;個性培養
G623.71
在學生時期進行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在現有的學習環境下進行智慧的啟迪,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審美能力,最終實現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全新教育目標。新課程標準在改革的過程中對小學生音樂欣賞的能力培養有十分明確的引導方向,改變之前聽幾首名曲或者了解音樂樂曲的內容模式,進一步對學生個性化的能力進行培養。
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的途徑
針對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的途徑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生進行音樂欣賞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應該合適與現在小學生年齡的特點,這種課程的安排是現階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的根本要求。現階段,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獲取知識的過程分成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第二,音樂學習技術的升華;第三,音樂情感的體驗;第四,學生音樂審美意識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完善。這四方面的過程展現就要求音樂教師在課程中積極進行先進教學模式的運用,以方便這種科學的教學模式在實際的運用中得以展現。在音樂欣賞課程的安排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去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訓練,讓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的實踐過程中。使用這種教學可以有效的發展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與表演潛能,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對音樂進行自我想法的表述。然后,教師應該采取可行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自我感受能力的培養,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情感的流露。教師在這種教學方式的設置中,可以通過觀看大型的演唱會,組織大型的節日活動,通過對學生進行視覺與聽覺的訓練幫助學生進行良好音樂欣賞習慣的養成,最終養成比較科學的音樂欣賞習慣,具有個性鮮明的音樂欣賞能力。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程的設計中,應該按照學生自身的個性狀況進行不同音樂體裁的培養。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音樂類型以及音樂題材,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將該內容進行充分的融合,教師充分展現學生的自主性以及獨立性,課程內容的設計應該從學生自身的角度入手,讓學生自主的進行音樂欣賞內容的選擇,正確的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
(三)小學音樂欣賞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由于音樂欣賞模式具有十分廣泛的性質,在音樂欣賞者的想象之下,音樂作品的內容會發生完全不同的變化,就學生來說,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形式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對于這一種現象可以分析成任何作品都不可能在每個人眼中都是完美的,它在人們的眼前總會有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以及空白性。在該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對于這種問題幫助學生進行想象力的挖掘,將這些不確定的因素進行針對性的規避,這種教學的模式才是現階段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最關鍵的內容。
(四)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自身奇思妙想的發揮
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的學習是一種比較抽象的知識構架,音樂知識有著自身特殊的魅力,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習音樂的學生進行思維模式的擴充,在音樂的氛圍中打動學生們的心靈狀態,培養學生們自身個性化的想象能力。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的方法
針對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的方法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
(一)充分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提升學生個性化的能力
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教學設備,制作比較精彩的課件,激發學生們進行音樂學習的積極程度,在音樂學習與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充分的融合到音樂欣賞的課程內容中。比如在進行《龜兔賽跑》的音樂欣賞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模式進行龜兔賽跑的情境展現,將學生帶進龜兔賽跑的情境中,這種情境模式的展現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資料的欣賞,在這種課程的設計安排中,教師可以營造一種比較合適的教學氛圍,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與過程性的完善。
(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鼓勵學生對欣賞音樂進行評價
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自身的感知能力比較薄弱,在課程教學的模式中,多數時間需要教師給予全程的引導,學生按照教師的引導模式進行音樂的針對性感知。面對這種問題,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欣賞的音樂進行自我個性化的評價,真實的展現自身的想法,這種想法的展現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自身的感知能力,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充分的構建。教師對于學生這種評價的模式應該給予正確的鼓勵,在鼓勵的過程中,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與認識,提升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
結語:
隨著國家教育模式的不斷發展與建設,素質化教育模式的有效推進,在現有的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在音樂課程設計方面,充分的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并按照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們的思維進行激烈的碰撞,從中增強自身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程度,為學生今后音樂能力的展現奠定扎實的基礎保障,為落實素質教育的整體目標進行進一步的推動。
參考文獻:
[1]張小榮.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1:107-108.
[2]佟賀.小學音樂創造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孫紅成.面向多數強調基礎[D].湖南師范大學,2014.
[4]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
[5]杜亞娟.淺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與學生個性培養[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