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宏霞
摘要: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特別對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更是關鍵。但在口語學習初期,學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羞于啟口”的心理,特別是性格內向、膽小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更不敢發言。接下來,本文將結合農村小學口語交際現狀,探討提升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的方法以及措施。
關鍵詞:農村小學;口語交際;現狀;措施
一、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以及提升,不能一味只注重學習成績,要實現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口語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內容。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受傳統的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并不注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加上口語的學習本身就具備很大的難度,進而導致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學生針對于口語學習存在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的發展以及提升。倘若這些問題不能夠被有效改善以及解決,將嚴重影響農村地區英語口語教學的發展。由此可見,探討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小學口語交際現狀以及應對策略的重要意義。
二、農村小學口語交際現狀
(一)學生存在“恐講心理”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加上小學生自身學習英語的時間不是很長,擁有的詞匯量也不是很多,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會存在嚴重的恐講心理,也就是面對于口語表達的內容,學生會存在不敢張口的現象,很害怕自己說出來的句子或者是表達出來的內容是錯誤的,進而讓別的同學嘲笑自己,而這種恐講心理的存在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進而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差。
(二)教師綜合素質不高
除了學生具備恐懼心理以外,教師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優秀的教師可能會因為農村地區的環境問題或者是福利待遇的問題而放棄到農村地區教學,進而導致農村地區教師整體存在綜合素質不高的現象。;例如,部分老教師受傳統的教學思想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的應試教育,進而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不到培養以及提升;另外,部分教師也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現象,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會導致課堂的教學氛圍比較沉悶,進而使得學生對于口語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不是很高,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結果,抑制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
(三)缺乏語言環境的建設
若想實現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最重要的是就是要實現語言環境的建設,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現教師針對于語言環境的建設比較少,進而導致學生沒有可以張口說英語的,大部分教師面對于課堂極教學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口語教學課變成了教師的“脫口秀”表演,進而嚴重影響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抑制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
三、提升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以及措施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若想實現農村小學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實現學生英語口語學習興趣的提升,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若想實現學生口語學習興趣的提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第一,選材方面。若想實現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升,首先一定要注重聯系材料是具有足夠高的趣味性的,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好奇心比較強,因此常常會對一些比較有趣的內容感興趣,提升了材料的趣味性,借助于這些充滿趣味性的材料提升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口語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的提升;第二,實現一定的情境的創設。借助于這些情境的設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與節日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事先創造節日的氛圍,比如,假定今天是兒童節,為學生準備糖果和禮物等,在這種情境創設下,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有效調節課堂教學氛圍,可謂一舉多得。
(二)轉變教師教學思想,實現多樣化教學方法的使用
除了要實現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升以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實現教師的教學思想的轉變,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環境下的應試教育思想,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培養以及提升,同時,還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實現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的使用。例如,除了傳統的跟讀教學法以及背誦教學法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情景對話法以及辯論法等多種方式來實現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當然除此之外,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也是實現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的重要教學方法。總而言之,為了實現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教師一定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突破和創新,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方法,進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促進口語教學事業的發展。
(三)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
語言環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語言環境的創設不僅可以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還可以促進語言交流活動的產生,進而為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而若想實現語言環境的創設,可采用如下幾種教學方法。
1.引導法。所謂的引導法,指的是教師利用學習過的知識對學生進行盤問,引導學生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目前最基本的創設語言環境的方法,同時也是應用的最多的教學方法之一。比如,我們在學習了“Whats matter?”這個句子后,教師就會利用這個句子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尤其是當學生的身體存在不適的時候,如上英語課時一個學生正好生病,教師關切地問學生“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學生會回答“I have a headache(cold/toothache).”。這時教師會說“Im sorry to hear that.”等。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口語交流的設置,還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可謂一舉多得。
2.游戲設置法。所謂的游戲設置法,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游戲的方式實現對于學生語言環境的創設和語言活動的開展和創建。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又可以提升大家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可以很好調節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對于口語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希望在本文與之對應的一系列教學建議以及教學措施的幫助下,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進而為我國農村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