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
摘要:本文以軍校漢語培訓為例,闡述了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除語言本身教學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就必須認識到文化教學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嘗試提出在軍校漢培教學中,提高學習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 軍校漢培
中圖分類號:H1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153-02
一、外軍學員漢語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漢語語言教學是外軍學員預科階段及本科階段的主要課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對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和語言交際技能進行綜合訓練。
漢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員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它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有漢語語音、語法、詞匯的知識和一定的文化知識; 二是在掌握了這些知識后的言語技能,即能做到聽說讀寫四會;三有運用上述知識和技能進行有效而得體的交際的能力。軍校漢語課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基礎性
所謂基礎性就是在教學內容上要通過對基本詞匯、基本語法、基本文化項目的訓練,打好學員的語言基礎和技能基礎,從而為其他專項技能課(聽力、口語、閱讀、寫作)更廣泛、更深入的訓練提供必需的、堅實的物質基礎,使各門專項技能訓練更豐富、更自由、更有成效。
(二)綜合性
所謂綜合性就是要圍繞限定的詞匯、語法、功能、文化項目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能用漢語表達深層次的思想內容,闡述自己的觀點、立場。在真實語言環境中可以跟當地人進行無障礙的聽說讀寫四方面的交流。
(三)長期性
外軍學員漢語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預科階段,而是要貫穿整個四年的本科階段。是一種不間斷的長期性學習。隨著語言學習的深入不斷提高學習難度,不斷輸入中國文化、軍隊文化、歷史、地理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二、外軍學員的特殊教學背景
(一)“漢語熱”的國際背景
近年來,“漢語熱”持續升溫。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來華留學生的數量的快速增長。學習目的和學習形式也變得多樣化。二是孔子學院的廣泛建立。它給外國人學習漢語提供了一個平臺,給外國人了解中國提供了一個窗口??鬃訉W院不僅僅教授漢語語言,更主要的是傳播中國的經典文化。而軍隊院校漢語正是在這種“漢語熱”的國際背景下應運而生。讓外國軍官、學員力圖在跨文化對話中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認同。
(二)“厚植資源”的軍事交流背景
軍校的漢培工作有別于地方的漢語培訓。其教學對象為各國軍官和學員;教學任務是以漢語語言能力、交際能力為主、中國文化及軍事背景為輔的教學任務;教學特點是以技能訓練為中心、以文化因素相結合、以基礎知識為重點的集中強化教學;教學目的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外軍軍事人才,加強中外海軍交流,廣交朋友,培養親華力量。
(三)“千差萬別”的文化背景
軍校的外軍軍官或學員具有所在國高中學歷或高中以上學歷,均來自不同的非發達國家,所在軍隊指揮軍官科技素質要求相對偏低,他們的軍事背景、體制編制、教育程度、文化習俗、語言習慣等方面有諸多不同。這些“千差萬別”的文化背景造成外軍學員之間交流存在一定障礙,教員在授課時也有相當的困難。
三、軍隊漢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響。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所以語言要受到各種社會文化的制約,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孤立存在,更不能脫離社會現實生活而流傳下來。事實上,每個民族或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就會表現出文化差異。正由于文化因素的差異,使得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出現困難,交際雙方無所適從,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特別是軍隊院校中文化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二)軍隊漢語教學與跨文化的關系
習主席在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各戰區授旗并發布訓令時強調,要“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這是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所作的深邃思考,而軍事院校的對外漢語培訓是在“服務大局、厚植資源”軍事交流背景下的產物,所以對外漢語教員必須樹立全球視野,處理好軍隊漢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的關系,即對外闡釋好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和世界意義,闡釋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闡釋好當代中國國防、軍隊的發展成就,引導外軍軍官、學員全面客觀認識中國、中國軍隊,塑造中國軍隊良好形象。
四、軍校漢培中提高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外軍學員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外軍學員來華剛開始接觸漢語時,對漢語和中國并未構建起完整的印象和認識框架。有較強烈的不適應感,會因為自尊心、緊張、不適應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對漢語學習興趣不濃厚。要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春節的時候,可以帶領外軍學員感受濃厚的過年氣氛,一起包餃子、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等等。把跨文化意識滲透到每節課中,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不自覺地用中國文化進行交際。
(二)豐富文化教學的方法手段
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多媒體等手段,豐富教學方法。比如直觀的一幅畫、生動的一段視頻等。還可以適當進行語言實踐,比如帶學員看茶藝表演,功夫演出等等。
在文化教學中要突出軍事文化教學。用一個真實的軍人故事、一段感人的軍事新聞向外軍學員說明中國、闡釋中國軍隊,增加中國國際話語能力。
(三)提升軍隊漢語教員自身素質
對外漢語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跨文化交際活動,對外漢語教員必須有正確的跨文化意識,正確對待文化差異,才能順利進行教學。除了具備專業的知識儲備外,還要有“內知國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有優化國家的國際輿論環境的能力。面對一些國際熱點問題,要立場正確、政治成熟,引導學員正確的輿論導向。
五、結語
對外漢語教學在外軍學員培訓任務中是關鍵一環,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它不僅直接影響到是否可以消除外軍學員初到中國引起的漢語交際中的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還有助于提高對目的語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能力,增強學習興趣。軍隊院校對外漢語培訓工作是軍隊外事工作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外交新途徑。軍校中的對外漢語教學應該處理好漢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的關系,向世界說明中國,增加中國國際話語權。突出中國對外軍事培訓的獨特魅力,不斷促進中國與別國之間軍事友好往來,提升中國軍事軟實力。
參考文獻:
[1] 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探索[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7:139.
[2] 高小燕.創新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著力點[J].紅旗文稿,2011(3):24-25.
[3] 蘇梁波.全球化時代軍事文化安全與文化傳播探析[J].軍事記者,2011(9): 19-21.
[4] 陳友誼,申天松,周承順.軍事文化建設的戰略思考[J].經營管理者, 2010(19):400.
[5] 顏旭,孫姝.軍事文化軟實力:從理論到實踐的初步探析[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0,7(4):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