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英
摘要:如何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開展,對促進小學生數學素質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針對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實施問題的研究,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因此,開展相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數學能力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多媒體在教學中是教育裝備中最直觀、最形象的輔助工具。”隨著教育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型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并得到大范圍的推廣。因此,數學教師應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科學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通過媒體的使用,提高學生數學分析和應用能力,全面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
一、要進行充分備課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為了打勝利仗則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教育教學同樣如此。教師課前準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個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必定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為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時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比如,在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同時,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除了教學目標剩下的就是要注重教材的理解。作為教師,充分的理解教材,明白教材的編寫意圖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要有區分,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深刻認識到教材的重要性,同時相同內容要多尋找幾本參考書進行思考,取長補短,為了尋找更好地教學方法。除了這些,我們也要關注學生。學生是教學課堂的主體,特別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課堂。作為教師要對低年級和高年級要區分。由于不同級的思維發展水平不一樣,因此相應的教學進度也要區分對待。對同一班級也要兼顧接受水平不同的學生,使他們共同發展。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就要勇于擔當教師的責任,充分地進行備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帶領學生走向成功。
二、創設問題情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直觀的認識,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好的問題情境既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又能向學生提出挑戰,讓他們從問題出發積極地進行思考。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靈活,他們能通過正向、逆向、假設、猜想等多個方面來分析問題,綜合、全面地提取問題中的信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問題情境中,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們解決問題后獲得的情感激勵也是巨大的,能激發他們積極地探究新的數學問題,并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解決,使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在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例如,在教學“小數的性質”時,教師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誰能在5、50、500后填上適當的單位,并用等號將它們連接起來?在這個問題情境中,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被調動,他們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快速地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梳理,并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得出5元=50角=500分;有的學生得出5米=50分米=500厘米。通過積極的思考和傾聽同學的見解,學生的思路拓寬了,擺脫了定式思維,能用創新的思維來分析問題。然后,教師提出新的問題:誰能利用小數的性質來把上邊得出的等式用同一單位來表示?通過對新知識的深入分析,他們得出了以下答案: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他們通過把已有知識和新知識之間進行聯系,有效地掌握了“小數的性質”,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參與中高效進行。
三、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才能夠信其道。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施中,如果學生對于教師是發自內心尊重的,學生佩服教師、喜歡教師,那么在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中,學生就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會積極的配合,在教學中也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的活動中。相反,如果這位教師學生不歡迎、不喜歡、不敬佩,那么這位教師的數學課堂就會失去吸引力,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中,也不會做到努力的配合,也不會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的活動中來,這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不會太高的。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施中,只有學生與教師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給夠更好地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實現。要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就必須要重視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求教師要以平等的心態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教學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性,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成為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也要成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要一視同仁,要關注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學習困難,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更應該多關注、多幫助、多鼓勵,只有這樣的教師才是學生歡迎的。
四、采用合理的教學評價,假競爭,真發展
毋庸置疑,教學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積極地采用發展性的教學評價,并且讓評價激發學生競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環節。對學生的評價又是教學評價的重點,它對教與學的活動起著巨大的導向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利用好評價的導向作用,打破以往考試分數的評價方式,因為這種評價不僅不公平,而且對學生個性等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種的做法,我們必須摒棄。同時,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從不同的側面去評價一個學生。只有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算是公平的、合理的。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就不會調動積極性。教師要讓評價引發競爭。通過競爭,每一位同學都能全力以赴,認真學習,走向成功。比如,在進行作業檢查的時候,把同學們分為兩組,每組同學相互檢查,完成優秀的組的同學都會有一定的獎勵,而失敗的組必然受到一些懲罰。為此,學生們就會認真的進行完成作業。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競爭的情感,從而共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