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細蓮
[摘 要] 數學學科抽象性強,在作業練習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這些錯誤利用得好就是寶藏。如何利用好這些寶藏呢?教師要首先正視學生出現錯誤的現實,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繼而采取有效措施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使得數學知識掌握得越來越扎實,減少錯誤情況的發生。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數學教學;錯誤資源;糾錯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們在數學中難免會出現各種錯誤。這是正常的現象,然而,錯誤的出現卻可以通過有意的訓練加以控制,使得學生們的數學學習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實際操作中,很多老師會讓學生準備一個糾錯本,將錯題寫在上面,并深入分析原因,吸取教訓,這個方法收到一定的效果。不過,對待數學課堂中的 “錯誤資源”,我們還有很多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條件。
一、從思想上正視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
錯誤是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各種錯誤中學會生活,學會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在數學的學習中,錯誤在所難免。正是錯誤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還有哪些不到位,也讓教師明白自己的教學可能存在著哪些疏漏和瑕疵。所以,實際上,錯誤是非常寶貴的,我們不應該害怕出錯,而是要感激每一次的錯誤,正是因為出了這些錯誤才讓我們能夠對教與學做出更多的反思,也才能促進我們提高和進步。然而,現實中卻有很多的教師對學生出錯的情況有著比較強的抵觸心理,表現在對學生犯的錯誤反應太過于強烈,帶著憤怒的情緒去斥責學生,給學生一種自己犯了多大罪一樣的感覺。反映到今后的學習中,學生可能會避免引起教師強烈的情緒反應,從而在學習中過于保守,不敢創新和突破,總是為了不犯錯誤而變得謹小慎微,猶豫不決。因此,教師要修正自身對學生做錯題的態度,要帶著一種接納的態度去面對學生錯誤,讓學生從心理上放松下來,真正專注地放松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和研究中去。這樣一種狀態才是健康的狀態,才真正有助于學生在數學上有更加優異的表現,教師也會收獲更多的驚喜。如果教師實在難以通過觀念改變自己遇到錯題的情緒反應,也可能是自身的人格原因所導致的,必要的時候可以去接受一些心理輔導,讓自己學會平和,避免把壞情緒帶給學生,從而給學生帶來情感上的傷害,對他們的人格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
二、初中數學解題錯誤常見的原因分析
分析錯誤的原因是第一重要的。找準了原因,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避免錯誤的再次發生。所以,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從錯誤中吸取了經驗和教訓之后,以后再遇到類似的題目便可以正確應對了。一般來說,學生出現錯題主要是以下原因:
1.知識掌握不扎實
學完一個數學的概念或定理,需要學生能夠對其做出準確的理解,并能夠靈活地運用于題目的解答之中??墒呛芏鄷r候學生可能在聽講的時候不夠細心,沒有聽到要點,導致在應用時候出錯。也可能教師的確沒有把這個問題講透徹,所以會出現集體錯誤。
2.出現思維定式的效應
從學習中找到一些規律是很有必要的,這種歸納總結的能力是我們人類在長期的進化中慢慢習得的,可以避免我們遭受一些危險的傷害。不過,這種歸納和總結也容易反應到學習中,讓我們出現思維定式的情況,這是一種僵化的表現,而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們用創新的思維去理解和應對,教師在教學中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導和啟發的話,也容易讓學生表現出這一特點。尤其初入初中時,學生學習小學數學形成的某些思維定式會妨礙他們學習初中知識,容易使其產生解題錯誤。
3.受到前后知識的干擾
隨著學習的深入,初中數學知識本身也會前后干擾。其原因可能是學生對知識本身的理解有些偏差。不過,更多時候是前后知識在銜接方面的確會讓學生感到困惑。比如,根據學習階段的不同,有些數學知識會由淺入深地向學生進行滲透,當向更深層次滲透的時候,學生往往還是固定在原先的理解當中,一時難以轉變,因此,這就容易造成解題出現錯誤的情況。
三、初中數學中正確應用“錯誤資源”的策略建議
在“錯誤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我們主要是在分析錯誤的原因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從錯誤中發現資源,發現錯誤本身的價值,對錯誤樹立一種正確的態度,用接納寬容的態度面對錯誤。另外,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會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在數學的學習中,題型變化多樣,考查的是學生的一種綜合的應用能力。所以,只有學會了舉一反三,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從漫無邊際的題海中解脫出來,輕松而高效地學習數學。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地引導,多啟發學生問一些為什么,鼓勵他們總結某一類題型有什么共同的解題思路,以后就算形式變了,也能找到其中的規律,快速找到解題的方法。實踐證明,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有意的培養訓練加以提升的。
2.教會學生學會將難題分解為簡單問題進行解答
很多時候,一個問題猛然一看,會覺得毫無頭緒,這就需要我們將困難的問題進行分解,把大的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逐步進行突破。所以,腦子當中應該有著比較清晰的解題思路,將基礎的定理概念公式等熟練應用,可以在分析難解問題沒有頭緒時,試著從自己所熟知的定理公式等入手,看看是不是能夠找到一些思路,繼而再逐漸地將問題變得更加明朗,進而達到柳暗花明的程度。
3.促進學生對“數”與“形”的相互轉化思想的理解
在初中階段,當教學內容由以數為主要研究對象,轉變到以形為主要研究對象,由于其角度、特點以及抽象程度都有顯著的變化,學生不能很快適應,這種由代數到幾何的過渡,就成了學習初中數學的第一大難關。這也是很多錯誤集中出現的關鍵環節。所以,教師要針對此問題進行專門的深化講解,讓學生能夠順利地渡過難關,真正理解數形轉化的思想,化抽象為直觀,順利地將枯燥的數學問題進行合理的轉歸。
4.讓學生學會將實際問題和數學問題相互轉化
將數學思想放到生活中去實踐,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也要從生活中提煉數學,把生活中的問題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出來,形成獨特的數學問題。兩者之間要自由相互轉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也變得生動靈活起來。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重點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能單純地只是讓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而是要培養他們運用數學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必然會提高他們數學的整體水平,從而也會降低錯誤的發生率。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出現解題錯誤,需要教師和學生都以寬容接納的態度加以應對,將錯誤的價值深入挖掘并開發出來,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光明.如何有效利用數學課堂中的錯誤資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7):246-247.
[2]孫樹德.例談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有效利用的策略[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4,(8):20-22.
[3]金角.有效利用數學課堂“錯誤資源”的實踐與研究[J].新校園:學習版,2013,(3):156.
[4]周忠發.淺論有效利用課堂中“錯誤資源”的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5).
[5]姚漢兵,王懷明.善于運用錯誤資源,讓數學課堂更精彩[J].中國數學教育,2014,(10):39-40.
[6]李津.淺談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6,(28):294.
[7]貢林俊.錯誤也是一種美——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28):10-11.
[8]鄭愛余.例談初中數學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7(1):110-111.
[9]王雪梅.將“錯”就“錯”,請君入甕——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7):171.
[10]楊崇燕.巧妙利用“錯誤資源”,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教師,2016,(9):49.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