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郭忠齊
摘要: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就業形勢依然面臨嚴重的考驗,特別是音樂專業的大學生,近些年一直被視為“冷”門專業,究其根本原因是其專業的性質決定的。那么,在當下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我們的音樂專業大學生是不是也應該開始思考自主創業的問題呢?為此,本文以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現狀為出發點,試圖在對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對音樂大學生的創業思維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音樂專業大學生;就業;創業
一、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現狀
筆者通過今三年的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圖,了解到當前由于社會需求、就業形勢以及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現在的音樂大學生大多數主要通過考入學校獲事業單位、在培訓機構以及到企業公司任職等來減輕畢業后面臨的重重壓力。只有少部分同學畢業后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創業的隊伍中來,并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與此同時,筆者也對其成因進行了分析,發現當前的音樂大學生就業、創業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臺前幕后比例分配不均
由于目前大學開設的音樂相關專業主要分為音樂學和音樂表演兩大類,個別的學校會開設音樂治療、電腦音樂制作、錄音等小專業,但人數還是非常少的。這就會造成臺前與幕后兩類音樂工作者比例不均的問題,而現實情況是幕后音樂相關工作者的需求遠遠大于臺前音樂工作者的需求。
(二)音樂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不高
音樂專業大學生大部分為女生,思想相對保守,沖勁不足,導致其更多的是想找一份穩定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對創業望而生畏。另外,學音樂的大學生多半比較有性格,更愿意守在自己一畝三分的舞臺或講臺上,不愿去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
(三)創業思維過窄
在音樂大學生的意識概念里,音樂創業無非就是開琴行,其實,一旦音樂與其他產業進行結合,將會展現不一樣的光芒。
二、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業思維的拓展
誠然,我們也相信音樂專業的大學生并不是不想創業、不敢創業,而是由于他們在校期間過多的關注本專業的就業、創業信息,過多的關注本專業知識的提高,而忽視了外在的學習環境,進而限制了他們的就業市場,使得畢業后的他們創業、就業思維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結合當前的市場走向,重新思考音樂專業的出路,故提出了以下的思考。
(一)與健康產業的結合
不論是音樂治療還是音樂養生,都是從音樂角度出發,解決或預防人身體的一些不良狀況。在我們五分優音樂健康管理公司中就有運用歌唱養生技術通過歌唱養生微型錄音棚為人們提供健康服務的例子。目前,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健康養生是一個朝陽產業,而音樂健康養生尚屬藍海市場,大有可為,應當引起音樂專業大學的關注。
(二)與旅游產業的結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場逐漸火熱起來,但是山山水水人們已經看過太多,所以人們會開始追求在旅游的時候留下更多的是文化的回憶,而音樂就是文化回憶最好的載體,例如桂林的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就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
(三)與工程技術的結合
這類的方向比較多,如傳媒策劃、婚慶禮儀、音響工程、音樂電臺、個人錄音棚等。這類創業方向更符合大眾的實際需求,更容易在市場上生存。
(四)與互聯網的結合
在剛剛召開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馬云表示“未來三十年屬于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國家和年輕人”,音樂創業也是如此。例如最近不少琴行都推行了糾錯大師這種軟件來進行鋼琴輔助教學,手機應用市場上的音樂類app也非常多,代表性的就是節奏大師,相信很多人都玩過。
三、總結
音樂專業大學生創業與所有的創業項目一樣,都要敏銳的發現市場需求,精確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要有自己獨有的技術優勢,還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這樣一來音樂專業大學生想創業成功也并非難事。
參考文獻:
[1]王匯涓. 音樂學專業大學生就業現狀及思考[J]. 北方音樂,2016,13:177.
[2]劉桂江,魏鈺. 淺析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心理與就業現狀[J]. 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9:197-198.
[3]林楠. 大學音樂專業學生職業規劃和創業教育途徑研究[J]. 藝術研究,2014,0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