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多樣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時代漸漸逼近,其寬容和理解等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每一個高校教師所具備的素養。對學前教育多元化,音樂教育課程改革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希望能夠為同行業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學前教育 多元化教育 音樂教育 改革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00-02
對于現階段學前教育音樂專業教育發展趨勢來說,必須要迎合時代多元化潮流,構建出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課程,對其課程改革進行不斷強化,推動高校音樂學科教學健康有序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1.現階段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1.1由于學生自身學習興趣不高
對于高校學前音樂教育來說,學生因為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不能提高學習興趣,根據內部原因來說,多數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更加重視文化知識學習,并且將過多時間花費到文化知識上,然而對于音樂知識掌握以及樂器學習并沒有下功夫。外部因素就是教師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存在缺失,學生的積極性不足以及興趣不高,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1.2由于課程內容較為單一,沒有凸顯出文化性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音樂教育有著一定程度的師范性特征,因此在音樂課程中,沒有凸顯出音樂知識以及技能,導致課程內容呆板,無法滿足現階段高校音樂學習的需求。由于我國高校學前教育的全面改革,音樂教育必須要重視多元化文化滲透,從而促進學前音樂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得到提高。
2.提高學前教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課程的改革方法分析
2.1把多元文化歸入到音樂課程教育中
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教學,而是融合多種文化教育方式,在教學內容中可能會涉及到音樂以及生活等方面內容,主要將其他多元化文化融合到音樂課程中。音樂課程也包括作品曲目課程以及音樂要素課程等,在高校中可以單獨設置和其他相關的課程,能夠給與學生從各種文化視角以及層面去了解學習音樂文化,把音樂定位在特種文化背景中,區分音樂作品所存在的特性。
比如鋼琴作品《洋娃娃的夢》,其作品主要描述娃娃睡覺以及做夢和跳舞等三段不相同的音樂內容。在第一段中“娃娃睡覺”其速度標記主要為行板,3/4拍,其旋律音符為二分和四分音符,是一種搖籃曲風格。第二段的“娃娃做夢”其速度標記主要為中速,為4/4拍,旋律為四分和八分音符,主要為敘述風格。在第三段中的“娃娃跳舞”速度標記為小快板和中速,為2/4拍,旋律音符為四分、八分以及十六分,主要為諧謔風格。因此這種欣賞族譜不僅可以為孩子所喜歡,也能對學前兒童作品的內容以及風格進行了解。
2.2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以及激發興趣和信息
(1)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對多媒體利用可以營造出聲情并茂的學習情境,也是現如今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法。
(2)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在多元化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知識儲備的學生對于相同一類音樂文化存著不同的認識,因此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3)可以讓學生親自演示音樂文化,教師鼓勵一些不同民族的學生,積極演繹本民族具有的特殊鼓舞,從而對學習的氛圍進行活躍,提高學習質量。
2.3將理論聯系實際踐行多元化音樂教育
理論課程在設置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實踐課程。對于學前音樂教育過程中,師范性特點較為突出,學生不僅要對音樂基礎知識進行掌握,同時也要重視對自身的教學技能進行提高,所以實踐課程的設置十分的重要。其次是需要創建出多元化的音樂課程,要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進行連接。從而促進音樂課程具有實踐性以及操作性,推動多元化音樂教育的踐行。所以在對學前音樂進行教學時,只有將理論聯系到實際才能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發現音樂的美以及生活美。
2.4將多元文化教育為基礎,對教師整體素質進行加強
首先高校應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實施音樂教師培訓。為音樂教師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提高教師參與進修學習的積極性;其次,高校要定期舉辦“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講座,不斷地鼓勵音樂教師的積極學習,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
總結: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現階段進行學前教育多元化音樂教育課程改革已經十分重要,因此每一個高校需要根據多元化文化教育理念作為指導,并且結合現如今音樂教育中所出現的問題,從而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對音樂教育課程進行有效改革,全面推動高校學前教育音樂學科的不斷發展,更好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音樂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徐嵐.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觀與高師視唱練耳課程發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12(24)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