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仿學
摘 要:在學生心理品質、道德品質、思想政治覺悟的健康發展方面,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初中教學中,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德育實效性進行提高,從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文章圍繞著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實效性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關于德育工作理念
許多初中班主任目前的道德教育都處在理論教導水平,這種教導較為硬性,容易使學生出現叛逆心理。因此我們需要對教導方式進行積極改善,對德育教學內容進行豐富,結合學生的心理性格特點選擇教學方式,對其中的問題進行解決。
2.班主任德育理論水平不高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的德育理論也應該隨之做出改變,但初中班主任的問題就在于無法追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由于缺乏德育理論,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會出現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沒有站在初中生的身心特點上開展德育,沒有針對初中生的狀態和心理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是缺乏有針對性的德育工作,由于學生的愛好、性格、教育背景、家庭生長環境各不相同,其心理特點和個性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3.初中班主任缺乏很強的教育科研能力
許多初中班主任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在思想觀念上還處在應試教育階段,其關注的往往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卻不在意學生的不良行為,即使采取措施也只是稍微進行引導,教師對自身的定位仍然停留在“教書”方面,并沒有明白教師的職責還包括“育人”,因此也就沒有深入研究教育這門學科,這也就反映了初中班主任科研能力的薄弱。
二、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措施
1.對德育觀念進行轉變
轉變教師觀念是對德育工作成效進行提高的保障和基礎,所以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德育觀念,讓自己從時代角度開展、看待德育工作,對于未來教育事業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德育工作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進行深刻認識,將自身的德育觀念重新樹立起來,努力學習最新的德育知識,豐富自身理論儲備。
2.教師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
教師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認識學生,才能通過有針對性的方法和方式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一方面教師要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行努力構建,將自己的架子放下,融入學生中去,改變自身對學生的看法,將其看做獨立的個體,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對學生的困惑和疑慮進行傾聽,對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進行掌握,從而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能夠做到有針對性。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和溝通,從而使得家長在學生的德育工作上起到輔助作用,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全面了解。
3.給學生做好榜樣
榜樣的作用和力量非常大,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需要對這方面有明確的認識,從而將自身塑造為良好的榜樣,發揮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的行為。教師需要時刻注意自身的情緒和言行,在面對學生時自身的態度要做到寬容、耐心、溫和,以身作則,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從而使得學生信服。例如,有學生喜歡亂丟垃圾,對此教師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還需要發揮示范作用,在看到校園或教室有垃圾時,主動將其撿起放入垃圾桶,引發學生的學習和模仿。這種以身作則的教導效果要遠遠好于理論說教。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想覺悟的提高,所以初中班主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對新生入校班會進行設計,如演講式主題班會,讓學生對自己的性格特征、愛好、經歷進行簡單介紹,這不僅能夠幫助班主任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聯系和了解。在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時,可以讓學生在家學習包粽子給父母吃,同時寫下包粽子的過程、父母的反應以及自己的感受,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提升。
本文就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進行了探討,首先介紹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隨后提出了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措施。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不能急躁,面對學生時需要保持關心、尊重的態度,在分析、探索實踐方面進行加強,對優秀的方法和經驗進行借鑒,從而獻出自己的力量,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春琴.言傳身教身教為先——試論初中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1):127-129.
[2]呂穎.中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烏魯木齊為例[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7-120.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五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