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萍 陳瑋
[摘要] 目的 該次主要對健康教育運用于兒童糖尿病護理中對其血糖控制、不良事件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 方法 選取該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確診的兒童糖尿病患兒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對比兩組護理效果。 結果 實驗組護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均低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兒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4%,低于對照組的28%,有可比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兒童糖尿病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可使患兒的血糖得到較好控制,還可減輕不良事件的發生幾率。
[關鍵詞] 兒童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事件;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a)-0191-02
[Abstract] Objective The main health education in diabetes care for children used i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ts control, the impact of adverse events glucos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April 2014 to April 2016 and has treated children diagnosed children with diabetes 10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0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care,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the care of children 4%, less than 28%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abl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hild health education in diabetes care can get better control of blood sugar in children, but als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diabetes; Glycemic control; Adverse events; Health education。
兒童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島素的分泌不足導致的代謝疾病,且以脂肪代謝、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紊亂為主,致使兒童空腹狀態下或者餐后尿糖或者血糖高[1]。患兒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消瘦、多餐、多飲以及多尿,此外,患兒極易發生酮癥酸中毒,病情發展的后期還會出現血管病變累及腎臟與眼[2]。該次主要分析健康教育運用于兒童糖尿病護理中對其血糖控制、不良事件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確診的兒童糖尿病患兒100例,其中在對照組患兒中有28例男患兒,22例女患兒,平均年齡為(6.98±2.24)歲;平均病程在(14.57±4.95)個月,血糖平均值(18.6±6.7)mmol/L;實驗組患兒中有27例男患兒,23例女患兒,平均年齡為(6.87±2.92)歲;平均病程在(14.37±4.42)個月,血糖平均值(18.8±6.2)mmol/L。所有患兒經臨床診斷均確診為兒童糖尿病,且符合1999年國際衛生組織制定的診斷標準[3]。兩組患兒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相互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環境護理,心理疏導、日常生活護理等基礎性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前提下,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加強護理,主要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向患兒及其家屬告知情緒會對血糖的波動產生影響,因此囑咐患兒日常生活需確保情緒的平靜及穩定;護理人員還需給予患兒足夠的關懷與關心,常與患兒交談,使其心情保持愉悅;還可讓家長將患兒喜歡的玩具帶入病房,供其玩耍;②健康教育:依照患兒個體化的差異,給予其一對一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或者通過集體講座、小組教育向患兒及其家長宣教糖尿病有關知識,內容可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危害性、常用治療藥物及使用方式,血糖檢測的方式,還可發放有關糖尿病知識手冊,開設電話以供咨詢,耐心及時回答患兒家屬的疑問;③飲食護理:依照患兒實際情況,對其每日營養需要量進行估算,確保膳食熱量的平衡攝入;同時結合患兒飲食習慣以及營養狀況,選取患兒所需食物。飲食原則嚴格遵循制定的飲食計劃進行,由護理人員督促執行;④運動指導護理:依據患者的年齡及病情制定出對應的運動方案,主要運動形式有爬樓梯、小跑及快走等,運動的時間盡量選擇于飯后1~2 h進行。防止激烈運動,以此控制患兒的體質量,避免過于肥胖,此外,還要指導患兒養成較好的生活習慣與睡眠習慣,避免熬夜,按時休息,以免造成血糖波動劇烈。
1.3 評價指標
①對患兒空腹時的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控制情況進行監測記錄,同時記錄患兒住院時間;②觀察并詳細記錄患兒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主要記錄低血糖(即血糖<3.1 mmol/L)的發生幾率。
1.4 統計方法
通過對SPSS 20.0統計學軟件的采用,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出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后患兒血糖控制情況對比
研究得出,實驗組患兒空腹時的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住院時間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兒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
經研究得出,實驗組患兒出現2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4%;對照組出現14例不良事件,其不良事件的發生幾率為28%,對照組顯著高于實驗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些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防控糖尿病需從兒童抓起,降低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幾率以及使病情的進展得到延緩的主要措施在于將血糖的水平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需患者重視病情,并通過不斷努力,使不良生活行為和方式得到較好轉變[4]。
健康教育為臨床護理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其通過系統化、目的性的傳播疾病有關知識與技術,傳播信息的同時給予一定的行為干預,旨在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度及教會其應對疾病的措施,從而使其建立起正確的健康觀,改善不良習性[5]。經該次研究得出,實驗組患者通過健康教育后血糖各時期的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均要低,且患兒住院時間以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健康教育在兒童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極好,可有效控制血糖,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還可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幾率。
[參考文獻]
[1] 張燕,陳苗.健康教育在兒童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45(17):2337-2338.
[2] 馬紹芳,白麗萍,尹瑞,等.淺談健康教育在兒童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2015,27(1中旬刊):356.
[3] 劉春妍,崔曉晶.循證護理與臨床護理路徑聯合應用于兒童糖尿病中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15):3048.
[4] 刁婕.兒童糖尿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心得[J].醫藥前沿,2014, 25(14):312-313.
[5] 吳梅.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J].健康必讀,2013,24(9下旬刊):133,92.
(收稿日期: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