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
摘 要:在新一輪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浙江省于2015年7月進行了第一次學業水平考試,這標志著實施了多年的傳統會考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新的考試模式也開啟了高中政治教學的新反思,為我們不斷改進政治課教學提供了一次良機。作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指出了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幾點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學業水平考試 ;教學策略;高中政治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出現的新型教育考試模式,目標定位在建立全面多元的綜合評價制度,它是高校招生錄取和用人單位招聘的重要參考依據。按教育部的要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與高校錄取逐步掛鉤,這在高校“三位一體”招生考試中已經凸顯。
一、存在的問題
1.學習目標明確,但學習主動性不強
當前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充分認識到高中政治學業水平考試的重要性,學習動機強、目的明確,但學習主動性不強,通常教師給出明確的任務或指令時才做,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
2.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對原先的課堂復習模式的認可度不高,無法激發參與課堂的興趣,無法有效地通過課堂復習掌握學考知識。
3.評價機制和作業機制缺乏科學性
課后的作業鞏固沒有為課堂添彩,作業布置的科學性值得商榷,在作業反饋、課堂評價、檢測評價中存在評價機制無法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問題。
綜合之前會考的復習經驗,認真分析學生反映的問題,抓住學業水平考試復習中的核心問題,筆者確立了學業水平考試復習的模式和基本途徑。
二、應對策略研究
復習是個系統工程,不是教師個體努力就見成效的,需要學生、教師、教研組、學段,甚至學校的合力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現代教學模式已經從過去的個人英雄主義式向集體合力式轉變。在農村學校,教師交流學習機會少,知識理念更新慢,最缺乏的就是從學校層面到教研組層面的合力教學。教師個體—教研組—學段—學校為一體的復習模式,教師分工,教研組協調統一,學段統籌安排,學校宏觀監控和反饋。伴隨這個以主體為線的合力教學模式我們確立了具體的學考復習策略。
1.集體備課:匯集問題,互助解疑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觀必須發揮群體的合力。通過集體備課各抒己見,取長補短,既可以解決教學中的困惑,還可以從其他教師教學中尋找教學的靈光,真正實現“高效備課”。集體備課的目標確立好以后,分工完成一個較為完善的學案,實現資源共享。集體備課必須有教研組的統一領導,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所以整個學考復習之初我們就制訂了階段性的復習內容和復習進度,嚴格按照設定的目標進行,但也不拘形式,日常進行,隨時交流。
2.導學策略:統一學案,回憶鞏固
導學教學策略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教師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在課內外積極主動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和策略。在學考復習中,課前針對學業水平考試考點設置知識填空幫助回憶知識,加深鞏固,開展自我溫故。課中,我們主要利用導學案來展示考點的相關的學業水平考試真題和具有代表性的習題,優化了學生讀題的時間,從而節約了課堂時間,提升了課堂效率。課后,我們主要利用導學案來加大習題訓練,加深知識的運用,并輔之難度的提和能力的拓展。
3.限時周練:應試訓練,及時反饋
政治學科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試題的強化訓練不像理科那樣突出,普遍認為要多記多背。文科的主要復習和鞏固方法是識記和理解知識,但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忽視學生的應試能力,應試心理和應試時間的把握。尤其是面對學考這樣限時的考試模式,加大對試題和考試的適應度必不可少。所以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通過學段的統籌安排,每周進行一次限時訓練,針對性地進行知識的重復鞏固訓練。
4.模擬檢測:評價激勵,查漏補缺
如果說周練主要是針對性的強化訓練,那么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檢測就是綜合性的訓練模式。在備考的最后階段,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進行模擬考試訓練。通過一定量和質的練習,可以使學生心理素質和答題速度得到訓練,增強其考試的適應力,同時可以發現不足和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通過階段性檢測讓學生獲取進步的滿足,增強學業水平考試的信心。
總之,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絕不是教師個體可以完成的,但系統的落實需要發揮教師個體的特長和才能,這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陳雪芬.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政治科目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6).
[2]魏安波.理科班政治學業水平測試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版),2014(1).
(作者單位:浙江省青田縣船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