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英
【摘要】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六年級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廣大教師此時最為關注的就是教學的實際效益。怎樣才能切實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一方面它是一個學校教學質量高低的象征,另一方面反映了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網絡形成的好壞程度,能否為高一級學校輸送更多合格人才的大問題。本文就如何才能提高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效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 教學效率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151-01
小學六年級是小學生活的收尾階段,此時的數學學習成果不僅是對整個小學學習的總結,對中學數學學習也具有重深遠影響。教師要更加負責,幫助小學生調整形態,提前進入中學數學學習的狀態。
1.小學六年級教學現狀分析
教育教學的改革已經是“常態”問題。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中有很多的不足正等待著教育者們去不斷的發現與解決。在當前時期,六年級數學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教師所采用的教法是十分單一的。教師對于數學的抽象性并未予以足夠的關注,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意愿變得十分低下,其對數學知識的了解也就流于表面。第二,學生需要完成的作業較多,因為部分教師所具有的教學技能嚴重不足,使得教學效率難以保證,學生對知識點不理解,所以寄希望將教學任務交于作業,學生在巨大的作業量面前,由于對知識點沒有進行理解,很難按時完成,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壓力。
2.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2.1 應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心理學家布魯納把“動機原則”作為一個重要教學原則,認為教學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展開學習之時,一旦學生形成了較為強勁的學習動力,其投入學習的狀態就會變得更加的主動,此時學習的意愿就會萌生,學生所表現出的學習狀態也會更加積極,學習的效果也自然得到強化,其對于數學的喜愛程度就會提升。展開教學之時,要將數學文化以及價值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流程當中,使得學生能夠明白自己就是未來的希望,肩負著家鄉建設與發展的重任,只有積極進取,發憤學習,將來才能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之人。在此時必須要確保學生能夠形成堅實的數學基礎,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去對相關的數學知識予以實踐運用。
2.2 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要將常態化的教學予以有效的落實,讓學生能夠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在展開教學之時,一定要讓學生能夠對課堂要求予以有效落實,要確保學生能夠對依據相關要求來約束自身的行為,能夠在課前展開有效的預習,使得教學能夠在一定基礎上展開;在學習結束之后,要展開及時的鞏固,并針對學習的行為以及效果展開反思。教學當中,一定要促使學生能夠展開高效的合作,讓學生可以針對具體的問題展開探析,進而保證學習的具體效果。
2.3 應注重課堂教學質量
在展開日常教學之時,讓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的確是很重要的,但是教師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在解題方法之上。從教學的實際狀況來看,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是較強的,其能夠從多個層面去對問題展開解答。因此說,在教學之時必須要確保這些學生能夠將自身的興趣予以維持,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題的方法,并要展開實效化的遴選,去發現最佳的解決方案,如此方可使得學習能夠實現最佳的效果。當然,這也使得學生的內心變得更為快樂,學習訴求能夠變得強烈起來。
2.4 利用先進教學手段加強教學效果
在當前時期,科技發展的速度是較快的,其能夠使得教學變得更為多樣,更具吸引力。數學知識有著較為顯著抽象特征,而多媒體則能夠將其學習的難度予以降低,這對于學生的理解來說是較為簡便的,而且學習也會更加到位。
2.5 隨機進行復習,完善知識結構
如果我們細細研究一下六年級的數學教材,不管是哪種版本,編者在編排新知的鞏固練習中處處滲透著對舊知的鞏固。如果在學生解答問題的同時,抓細抓實,采取“講一題、帶一串”的方法,就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復習,使得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對自身的不足予以彌補,而這就使得學生在展開整體復習之時不會感到太大的壓力。
提升小學六年級數學的教學效率勢在必行,需要向更專業、更細致、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通過數學的具體過程,可以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強化,其學業水平也會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習慣也能夠逐漸形成起來。數學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地在實踐中認識并改正教學存在的缺點及不足。
參考文獻:
[1]張天翠.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策略之我見[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8):00235.
[2]胡園園,張寶龍.小學六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版,2013(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