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摘 要】隨著模具產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模具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中職學校對于模具類學生的培養也更加重視,然而模具專業涉及多個工種,對學生的知識面的要求較高,培養有一定困難。因此中職學校如何培養模具類學生也成為了重點話題。
【關鍵詞】中職學校;培養思路;模具專業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工業產品越來越向多品種、高質量、低成本的方向發展,為了保持和加強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產品的開發周期、生產周期越來越短,于是對制造各種產品的關鍵工藝裝備——模具的要求越來越苛刻。而作為培訓搖籃的中職學校對如何培養能適應將來企業發展所需的模具技工人才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1 模具制造業概況
1.1 模具產業發展情況
模具素有“工業之母”美稱,目前我國模具企業達3萬家,年產值達2200億元人民幣,年出口接近50億美元,已成為模具制造大國和模具貿易大國。模具工業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電子通訊產品和家用電器等日常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產品領域。有關數據表明,一臺全自動洗衣機約需模具200副,價值約3000萬元;單臺彩電大約共需模具約140副,價值約700萬元,僅彩電模具每年就有約28億元的市場。而隨著各類產品為滿足需求而進行的更新換代,使得模具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興旺。
1.2 模具產業發展趨勢
模具產業的發展與市場經濟需求緊密結合,模具產業的發展趨勢則通過模具企業的發展方向得到體現。主要概括為兩方面:一方面,企業為追求規模效益,使得模具向著高速、精密、長壽命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企業為了滿足多品種、小批量、產品更新換代快、贏得市場的需要,要求模具向著制造周短,成本低的快速經濟的方向發展。
1.3 模具人才發展方向
根據模具產業鏈的發展,模具人才總體上需求分為模具設計和模具制造。模具設計人員需要掌握CAD/CAM/CAE軟件技術、制件成型工藝分析、模具成型工藝卡編制、模具結構及零部件設計等要求。而模具制造包含模具零部件修配、模具調試、模具裝配、相關機床操作及修維保養等內容。
2 中職學校模具類學生培養
2.1 明確學生培養目標
在中職學校培養模具類學生應該首先明確學生的培養目標。中職學校學生普遍理論水平較差,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對所學的專業缺乏認識,對將來的人生沒有良好的規劃。那么,培養目標的明確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課程教學質量評估
課程教學質量評估指的是分析課程在教學過程設置上的合理性。這個合理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教學計劃的合理性,中職學校模具類教學計劃的制定,應根據該專業需求,結合自身教學資源,通過現階段及未來人才需求合理制定。
2)專業課程教材的合理選用,如《模具成型工藝與模具結構》、《機械加工工藝》、《鉗工工藝學》、《模具制造技術》等。
3)課程教學時間分配合理性,結合中職類學生特點在模具課程教學應當盡可能把理論教學與技能培養時間采用均分形式。
4)教學模式合理性,模具制造是一門涉及多工種的學科,需要車、銑、鉗、加工中心等操作。中職類學校在教學模式上應采用一體化教學,做有特色的教學項目。
2.3 育與學的培養思路
1)加大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應廣泛采用“講練式”、“分組討論法”、“啟發式”等主動的教學方法,根據模具加工類型的多樣性,進行分組加工交叉互學,然后整合裝配,在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團隊意識;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與設施建設,通過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等新媒體教學方法與實物模具模型相結合,產生動態與靜態的演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建立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立對學生在模具類的理論教學和實操教學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必須充分考慮教師的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實踐經驗、教學水平等方面的因素。模具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雙師”型教師隊伍不光要建立更要不斷的進行培養,通過定期把教師送到企業再回爐或是從企業聘請有經驗的技術人員來開展專題講座等方式,可以使教師掌握到更新技術,加強業務的水平。
3)深入推動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體化教學體系,就是整合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單獨制定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傳統課程以知識傳授和理論思維為主,知識、概念、定律為載體,完全依賴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課,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無興趣,能力欠缺。而一體化課程是知識運用和能力訓練為主,以完成項目任務為載體,教師積極引導,創造學習環境,學生主動參與操作、積極探索新知識,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更能使能力上面有明顯提高。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的依托是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實訓基地,加大實訓基地內部硬件投入與模具企業產品接軌,從易到難,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教學。
4)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中職學校的校企合作已經進行了很多年,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加快學校對模具類專業的改革,從而根據市場需求,對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訓項目等方面進行調整??梢試L試建立以企業名為班級名,通過企業來發放班級獎勵模式,刺激學生,提高學習熱情同時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企業文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一部分放在學校,另一部分可以放到企業。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讓學生下到生產第一線了解他們將要從事的工作,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另一方面可利用企業資源彌補學校某些硬件資源的不足。這樣可以避免因資源的不足造成在模具類學生培養上的缺失。
3 結束語
針對中職學校模具類學生的培養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增加就業籌碼。只要有合理的培養體系,培養模具類人才的難度并不大。本文通過模具產業自身特點,結合現狀,對中職學校模具類學生的培養提供了一些思路。
【參考文獻】
[1]賴明燕.中職?!躲Q工》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8:101-102.
[2]沈理由,繆遇春.廣東省模具制造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改革調研報告[J].模具制造,2014,7:90-96.
[3]柳燕群.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1.
[4]姜太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
[5]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4.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