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軍
摘 要: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教師經常會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小組合作;教學法
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要求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存在諸多問題。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呢?
一、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互動合作學習的低效現象分析
(一)學生合作不主動。組織課堂小組活動的目的是讓全體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充分地進行“談、說、評、議”等言語表達活動,但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經常會有教室里鴉雀無聲,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后不商量、不討論的現象,學生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地討論和合作,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使合作流于形式。
(二)學生參與不全面。通過觀察與調查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機會,并能發揮出更多的自主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但也有的學生由于基礎差,或者性格內向等原因,不愿在合作學習中發表意見,這使得教師難以調動學生人人參加。
(三)學生合作不充分。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活動時,因為教學內容多,任務重,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不敢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討論時間,把合作學習變成走過場,致使許多問題的討論僅僅停留在表層。
(四)學生角色不明確。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分組時,往往隨意性大,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考慮各小組成員學習能力、性格等個性差異,使小組成員不能均衡搭配,加上小組成員分工不明確或角色落實不到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成了各小組的常任報告員,但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能作陪襯,不能嘗試其他角色。
(五)教師角色轉換不到位。有的教師在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沒有參與進來,而是在講臺上走來走去,等待著評判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
(六)教師評價不全面。教師在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往往把評價和獎勵過多地集中在小組整體上,從而忽略了對個體的評價和獎勵。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合作小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科學合理的合作小組的構建是關鍵。在小組成員人數方面,一般以4人或6人一組較為合理,小組成員面對面坐便于交流與合作。在小組成員搭配方面,按英語水平層次搭配,即每組都有一、二、三層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征,內向與外向兼顧。
三、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
在高中新課改課堂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學生能真正“動”起來。所謂學生“動”起來,就是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探討、動眼觀察、動耳傾聽、動心體會,這樣學生就成了課堂活動的主體,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在平時教學中,小組長負責制比較常見,因為小組長一般英語水平較高,并善于表達與組織。小組長給每個成員輪流分配任務,確保組內成員都能發言,都能參與資料收集整理,都能參與匯報,都能在組內發揮自己的作用,體驗參與學習的過程。
四、小組合作與自主學習相結合
從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看,其主要任務是:(一)學生個體自主學習成果的展示與分享,自主習得知識的檢驗與建構;(二)利用差異資源實施同伴互助,促進共同提高;(三)合作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但無論何種目標追求,均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獨立探究為前提,以人人參與、平等互助、分享共贏為原則,否則小組合作學習只能流于形式,無任何效果可言。
五、合理選擇合作任務
合理選擇合作任務就是指選擇合適的任務活動和確定合適的討論話題,這就要求老師善于從教材和生活中挖掘合適的內容作為合作學習的任務,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例如,在高三復習動詞不定式的時候,先讓學生自主回憶寫出其用法并舉出實例,然后在組內互相交流將部分內容補充完整。通過這個活動就會發現,再差的學生也能舉出一些實例來,這樣的任務既有可實現性又讓學生有成就感。
六、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
合作學習的評價觀給現代教育帶來了嶄新的理念,要求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和學生對小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記分變為小組記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整個評價的中心由鼓勵個人競爭轉向大家合作達標。評價可以采用自我表現評價、相互評價,或小組評價與全員評價相結合,以及等級、打分與評語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這些評價形式既可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
七、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技巧的指導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一開始實行時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要么亂講一通,要么干脆不說,坐享其成,要么組內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果。這時,教師的組織者身份就要發揮作用了,老師要引導學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即使有分歧也要等對方講完再發表個人觀點;碰到困難,要想辦法讓學生盡快適應小組合作學習,但不是所有內容都要小組合作學習解決。
總之,合作學習在我國課改中還是個新事物,盡管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提供有用的學習經驗,但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它與其他教學模式一樣,也存在一些缺點和局限性。我們應該學習其優點,避免其不足,不能照單全收,應該合理、有效地讓它服務于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