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界
【摘要】行為引導型教學可以快速的提升職校數學效率,進而獲得了廣泛的推廣使用。因此,本文主要闡述了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職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旨在給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行為引導型 教學法 職校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69-01
引導型教學法代表目前全球范圍的一種先進的職業教學觀點,其目的是對于學生關鍵能力進行培養,關鍵能力是所有職業需要的,能夠適應不斷改變發展的科學技術需要的一種綜合性的職業能力。因此,下面將進一步闡述,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職校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使用流程
(一)明確任務
教師針對教學的具體內容給學生安排任務,讓其最大限度發揮智力,提出多個設計方式同時進行進一步的探討,之后將其分成幾個小組,針對任務收集相應的資料,明確項目的任務。獨自設計規劃任務。例如明確任務,將教育儲蓄當作題材,要求學生個人或者是小組在課下的時候調查和教育儲蓄相關的素材,在進行調查之前,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討論,所需掌握的信息,采取何種方法等。學生在調查結束之后,讓學生共享調查的結果,確定關鍵點。比如,教育儲蓄適合的對象和種類以及最高限額,還有各種類型儲蓄的利率及其計算方式等。
(二)提出和解決問題
學生針對具體的調查擬定的問題種類較多,可以安排學生之間進行探討,根據調查的情況擬定問題,教師在這個時候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設置幾個層次的問題,這讓每個層次學生在自由溝通和討論當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讓學生學習變得更加積極。
經過教師的指導,部分學生能夠快速解決問題,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頭緒,但是其并不會失去信心,經過相互幫助和探討的過程中,提出了新的問題。在教師展示學生結果的時候,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三)檢查評價
在解決完問題之后,要求學生實施自我評價,在調查和提出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闡述相關的實際運用。在認可學生成績的同時,總結相應的特點,運用過程中值得注意的事項等。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并不是引導型教學法所特有的,在美國MBA教學過程中,大概所有都是由實際案例進行教學。在廣義方面來講,案例教學法應該界定成經過對于一個實際教育情景的闡述,引導學生對于設置的情景實施進一步探討的教學方式。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其和講解法屬于對應的關系。
例如,我國人民銀行改變了人民幣存款利率,大量定期存款的用戶一定面臨著存款需不需要轉存,是不是應該取出來,重新存進去比較合適,或者是存單到期之后再將其取出,怎樣獲取的利潤較高這些類型的問題。這個案例在報紙以及電視當中均進行了報道,同時給出了合理的答案。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就能夠通過引進這個案例,要求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進而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程度。
三、項目教學法
實際上項目教學法是教師和學生經過一起開展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組織的教學活動,經過使用小組工作的方法,也就是一起編制計劃,一起或者是分工進行整個項目。使用項目教學法最關鍵的步驟就是要緊緊圍繞主題,實施計劃以及決策。由于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組織對于職業教育方面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人們廣泛的使用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社會以及關鍵能力。在學生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之后,完全能夠使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深入掌握舊的知識,學習新的知識。
四、角色扮演教學法
所有學生每個時刻均在現實生活當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因為引導型教學方式引入角色扮演法的原因,就是想要讓學生對于角色有一個正確完整的認識,掌握了解角色內涵的方式,快速的進入到角色當中。同時可以高效的完成角色承擔的工作任務,給進入今后職業崗位和使用角色改變,打下穩固的基礎。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教師和學生角色相互轉變的方式,安排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講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給原來枯燥的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利用角色扮演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教師的理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打造一個融洽的課堂學習環境。
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職校數學教學中具體應用的進一步分析和闡述,使我們了解到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應用在職校數學教學中,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給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職校數學教學中運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梁勝榮. 淺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職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4,07:116-117.
[2]馮彩娣.行動導向教學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