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龍
摘 要:新時期的體育教學中,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體育教學實效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對此進行持續研究和探討,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效能。本文對體育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教學模式進行研究,以期為相關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體育教學;自主—合作;教學模式
全面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是課程計劃實施的重要形式,是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因而,教師必須對此進行持續的研究和探討,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技能,而自主—合作教學模式便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一、自主—合作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自主學習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時期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構建“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完善。自主—合作學習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聯系,教師應該明確目標,并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求知欲的驅動下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
其次,教師要注意引導點撥,讓學生主動探究。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事先設計好學生要自主學習的內容,并創設自主探究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不斷創新,讓學生更有效率地獲得所學知識。
最后,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合作交流的方式,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讓學生認識實現從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過渡。掌握體育知識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創新,為此,體育教師必須做好課堂總結,讓學生在學會體育技能的同時,促進思維能力的快速發展。
二、體育教學中自主—合作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合理分配上課時間,并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自主學習本身就是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自主體驗和自我領悟的效果是教師講解不可以替代的。要想讓自主合作學習得到較好的效果,教師要留給學生較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合作學習還要求學生要有共同的學習目標,并通過相互學習和相互幫助,不斷提高學習效果。
為了提高自主合作學習的學習效果,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教授給學生一定的合作技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獲得新技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并將意識逐漸變為自覺行為,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同時,加深學生之間的友誼,形成融洽的學習氛圍,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合作學習主要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的,體育教師可依據學習內容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分組,可以是一對一、二對二,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是適合學生特點的內容,學生能夠在合作中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但是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另外,教師在合作學習之前,必須明確本次合作學習的目的,包括運動技能上的問題,不斷探索動作要領,并引導學生創新動作,不斷尋求合作學習的新方式,提升合作學習的實際效能,進而更好、更穩定地進行教學。
例如,在小學足球腳內腳踢滾球的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一般方式是體育教師向學生講授一些既定的腳內腳踢滾球技能和知識后,讓學生兩兩一組進行練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熟練掌握腳內腳踢滾球的技術要領是小組合作練習的基本目的。在兩兩合作訓練的過程中,可能會因傳球路線不對而出現現場混亂的問題,基于合作練習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傳球路線錯誤,讓其掌握直線傳球給同伴的問題。在合作學習中,體育教師還可以以四位或者六位學生為一個基本單元進行傳球練習,教師在球場中巡回觀察,并對學生在練習期間產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示范和指導,如當有學生出現大腿外展時,就可以通過集中示范的方式進行重點示范和講授。學生可以逐漸摸索出腳內側觸球的最佳位置和身體姿態以及腳步用力的程度等,這對于教學效能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學習后,學生的技能技巧掌握得會越來越好,而且還能形成團結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三、結語
自主—合作模式下的小學體育教學,不但符合新課程標準下的人本理念,充分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很大程度上能促使教師進行自我身份的調整和轉變,使教師向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和組織者轉變,挖掘學生的潛能,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華基.淺談小組合作與自主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30).
[2]陳樂樂.小組合作與自主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J].新校園(中旬刊),2015(8).
[3]張子利.小組合作與自主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