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日語閱讀教學模式的主體和主導部分都是老師,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而合作學習法是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查找搜集、同時還能善于發現問題,最后還能培養其團結合作意識與交際水平。大量的實踐證明,合作學習法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也是日語閱讀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合作學習法;日語閱讀;教學模式
傳統的日語閱讀教學模式是:導入——朗讀——翻譯——句型——課后題的一個學習過程。從講授課文的創作背景和作者,到讓學生的朗讀,再到課文的翻譯和句型的解釋和舉例,還有最后的課后練習題的解答。課堂的主體和主導都由老師擔任,而學生只是作為一個聽的對象在被動的接受知識。也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形象的比喻:填鴨式教學。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性,慢慢的學生對學習會產生厭倦的心理,直接會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成績。運用這個教學方法對日語閱讀教學進行改革,使日語閱讀課堂變得豐富有趣,以此來吸引學生不斷的去探索去學習,將學習當作是一種享受。
一、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法(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提出并使用的。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小組的形式,為了共同的目標而進行合作性學習。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大家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并經過在小組中的共同努力很大程度地提高團隊成員的學習效果。這種理論和策略打破了傳統教學法的許多藩籬,對教師與學生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日語閱讀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法,能把課堂真正的交還給學生,提高課堂效率,真正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學會在互助合作中學習,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使用日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和素養,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
二、合作學習法在日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第一部分合作學習法的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所以首先需要將全班的學生進行分組。分組的標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例如可以根據班里人數和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能力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準備第二部分,根據日語閱讀課程自身的特點,可以將教學內容分為以下幾部分:導入、朗讀、翻譯、句型、課后題、擴展知識等部分。每組同學分別擔任其中一項任務。
2、具體任務分配及實施
任務分配:
每組內繼續分工合作。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特長分擔適合自己的那部分任務。一位同學負責將本課的作者詳細的介紹給大家,同時還有課文相關的知識作為導入部門引入課堂。具體內容可以包括作家的圖片、活躍的年代、代表作等。可以讓同學們對作家有更直觀的了解。也可以包括跟本課內容相關的一些其他材料的補充。
第二位負責朗讀課文。對這位同學的要求是:聲音洪亮,可以讓每位同學都聽的清楚。要正確讀出單詞的假名和音調,盡量不要出現沒有查過的生詞或者出現讀錯的現象。語調符合閱讀習慣,在正確的地方停頓。為了很好的完成這部分任務,這位同學要提前通讀課文,并查出不認識的生詞以及自己不確定發音的一些單詞。需要提前多聽錄音多跟讀才能保證準確性。
第三位同學的任務是,對課文的內容逐句進行翻譯。在前三位同學的努力的基礎上,這部分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是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些句子不能單純的直譯,需要適當的進行意譯,這些句子需要向同學們解釋。以及一些慣用句的翻譯。
第四位同學的任務是將本課出現的句型進行解釋說明。已經學過的可以簡單帶過。沒有學過的陌生句型需要進行重點講解。講解句型包含以下方面:句型的含義(即該句型的中文釋義,但是不是非簡單的中文解釋),如果講授的不到位可能造成對句型理解的偏差以及誤用。這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其次要講解句型的接續方式。不同的句型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只能接名詞,有的只能接動詞,有些則可以接多重詞性。所以需要對這部分進行詳細的說明。比如ながら這個句型。中文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一邊一邊表示同時進行兩件事,接續方式是動詞ます形。例如:弟はごはんを食べながら、テレビを見ています。中文意思是弟弟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另一個用法則是轉折。接續形式為:「名詞ながら(も)」「形容動詞詞干ながら(も)」「形容詞ながら(も)」「名詞連用形ながら(も)」含義:表示前后兩個事項互相矛盾的逆態接續。意思類同于“のに、けれども/が”。中文:雖然……但是……;雖……卻……例:子供ながら、彼は大學生と同じくらいの學力を持っていると言われている。母親に叱られて、子供はいやいやながら塾に出かけた。若い時は、悪いことだと分かっていながら、暴走行為を繰り返していた。這個用法相對復雜一些,可以接多重詞性。最后需要通過大量例句的練習才可以逐步掌握該句型的用法。在講解的同學完成后,其他同學可以自己嘗試用這個句型來造句子,來檢測自己是否掌握。
第五位同學的任務是要帶領大家一起解答課后的練習題。這部分內容都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如果對課文已經理解了就可以熟練的做出正確的答案。不僅僅要做出正確的答案,更重要的要引導他們去原文中尋找答案的根據。也就是學會做閱讀理解的方法。這部分雖說簡單,但是又非常重要。因為閱讀課不僅僅要擴大學生的詞匯和知識量,拓展知識面,學習更多的句型,更重要的是教授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部分的講解尤為關鍵。
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合作學習法在日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顯而易見,但是也有一些問題點的存在,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提高和改善。
1、教學經驗方面
這個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教學的經驗非常少甚至沒有,在講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可能是聲音問題,一般都是很小。也可能是板書問題,寫的字跡太潦草或者沒有秩序,比較雜亂。以及比較嚴重的問題,可能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敷衍了事,講不出任何東西。可能是準備了,但是由于不是很理解,只是單純的把找到的東西搬過來而已。不能正確的解釋。有些參考的內容是錯誤的,但是沒有發現,就直接講出來等針對此情況教師要做好以下督促和指導工作:第一:學生要相信自己,要聲音洪亮;第二:務必提前做好準備,避免出現錯誤;第三: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請教老師等。
2、時間控制不好
經過一學期的試行,發現普遍出現了課堂時間控制問題。基本都是在時間范圍內不能完成對應的教學任務,導致每次都會延續到下次課。這樣不僅讓學生們對學習內容出現脫節現象,也出現了最終學期結束時內容還沒講完,需要補課的情況。
四、結語
這樣的合作學習法,學生真正當了學習的主人,可以自己控制課堂,可以主動學習,使其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過程。而教師也花更多的心思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更好的指導。合作學習法能夠讓學生學會學習要領和方法,既能長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能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筆者認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法應成為日語閱讀教學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畢雪飛. 合作學習原理在日語閱讀課堂中的實踐與反思[J]. 社科縱橫, 2007(12):287-288.
[2] 王 琪. 日語學習心理與策略[M]. 哈爾濱: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5.
[3] 劉英偉, 王 麗. 探索基礎日語詞匯教學指導方法[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4(1).
【作者簡介】
宋琳(1984—),女,河南焦作人,湖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化文學。